[发明专利]空中轻便自助交通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51699.1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5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治;樊爱琴;王敏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B5/00 | 分类号: | B61B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兵 |
地址: | 31003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中 轻便 自助 交通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中轻便自助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交通拥堵已成为当前限制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通常方法有:扩宽街道、提高车速、加强交通疏导、发展公共交通工具等方法。这些方法的实施不仅受一定条件的制约,而且成本巨大,但仍然不能解决当前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另一种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方法是:大力发展包括地下、地面、地上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系统,在大部分城市中的街道上空空间还有待充分利用起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的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缓解交通拥堵、并有效利用街道上方的立体空间的空中轻便自助交通系统。
空中轻便自助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子系统、多台电车以及自动运行控制系统,所述的轨道子系统包括沿街道方向排列的支柱、架设于支柱上的回廊式框架体、铺设于回廊式框架体内的环形轨道,所述的支柱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上端安装所述的回廊式框架体;所述的环形轨道通过所述的回廊式框架体铺设在街道上空,所述的环形轨道由两条并行的相互电绝缘的金属导轨组成,且导轨与回廊式框架体之间电绝缘连接,所述的导轨分别与电源的两极电接;所述的环形轨道沿线分布多个站台,且每个站台均配置相应的带有控制按钮的站台控制器;
所述的电车包括沿上述导轨运动的车体、电车控制器、取电器,所述的电车控制器安装在所述的车体上,所述的取电器安装在所述的车体的底部,并与上述的环形轨道接触;所述的电车控制器与所述的取电器导线连接;
所述的自动运行控制系统包括控制中心计算机、上述的电车控制器、站台控制器、无线路由器,所述的站台控制器、所述的电车控制器通过设置在环形轨道沿线的无线路由器与控制中心计算机无线连接。
所述的环形轨道的两个长直边作为上行线和下行线分别位于同一条街道两侧的人行道上空。
分布在街道两端的在环形轨道上分别设有电车上下口。
所述的站台设有用于乘客上下电车的台阶,并且最上层的候车平台与电车的底板平齐。
每个所述的电车上配置座椅。
使用时,乘客首先登上相应的站台的候车平台,按下站台控制器上的目标站点名称,此时,站台控制器将信号传输到控制中心计算机,会自动发送信息给靠近该站台的电车的电车控制器,电车控制器通过无线路由器接收到控制中心计算机的信号后经过转化后发送到相应的电车上,电车通过电车控制器的信号控制启停位置及运行速度,到达乘客的目的地;电车通过底部的取电器获取电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空中轻便自助交通系统采用电力驱动,绿色环保;2)空中轻便自助交通系统,不需要要专门的驾驶人员,维护简便,因此运行成本低;3)空中轻便自助交通系统运行固定的轨道上,没有逆向行驶与红绿灯,交通安全可靠;4)空中轻便自助交通系统运行在街道上空的空间里,不占用街道面积,不影响地面交通;5)建造施工方便,运行维护方便,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箭头代表行车方向)。
图2是图1中沿A-A方向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沿B-B方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电动车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自动控制系统拓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参照附图:
实施例1空中轻便自助交通系统,包括轨道子系统1、多台电车2以及自动运行控制系统3,所述的轨道子系统1包括沿街道方向排列的支柱11、架设于支柱11上的回廊式框架体12、铺设于回廊式框架体12内环形轨道13,所述的支柱11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上端安装所述的回廊式框架体12;所述的环形轨道13通过所述的回廊式框架体12铺设在街道4上空,所述的环形轨道13由两条并行的相互电绝缘的金属导轨组成,且导轨与回廊式框架体12之间电绝缘连接,所述的导轨分别与电源的两极电接;所述的环形轨道13沿线分布多个站台14,且每个站台14均配置相应的带有控制按钮的站台控制器141;
所述的电车2包括沿上述导轨运动的车体21、电车控制器22、取电器23,所述的电车控制器22安装在所述的车体21上,所述的取电器23安装在所述的车体21的底部,并与上述的环形轨道13接触;所述的电车控制器22与所述的取电器23导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师范大学,未经杭州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16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