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粘合型消化道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350852.9 申请日: 2013-08-13
公开(公告)号: CN103418036A 公开(公告)日: 2013-12-04
发明(设计)人: 郈秀菊;王晓晨;张素文;李俊起;罗西友;朱小敏;朱肖杰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
主分类号: A61L31/10 分类号: A61L31/10;A61L31/08
代理公司: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代理人: 宋永丽
地址: 250013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粘合 消化道 支架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确切地说是一种粘合型消化道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治疗消化道狭窄或梗阻等疾病一般通过手术治疗,为了减轻手术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借助消化道支架进行介入疗法。消化道支架置入消化道的患处,但是消化道支架在重力和消化道蠕动的影响下,经常出现移位的现象,特别是消化道下段近贲门口的喇叭状的部位,消化道支架的稳定性较差,出现向下移位,甚至滑脱现象,因支架的滑脱重新放置支架给患者带来痛苦和麻烦。目前,化道支架的种类很多,可分为裸支架和膜覆支架。为了避免支架滑脱,对于裸支架,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扩大支架两端直径的方法,两端直径一般为20-24mm,两端部的支撑力明显大于支架其它部分,端部的边缘对消化道产生强烈摩擦和刺激;或者在裸支架外部设置两根倒刺,但是倒刺在取出过程中容易划伤消化道,造成二次伤害;膜覆支架的外表面为遇水膨胀材料,在消化道内膨胀后体积增大,从而固定在患处,膨胀处较大的支撑力也会对消化道产生刺激。上述支架容易使消化道引起的红肿、发炎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穿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粘合型消化道支架及其制备方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粘合型消化道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支架主体的两端部的直径D=16-20mm,支架主体外表面设置胶粘层,胶粘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高分子树脂材料85-95份、乙烯-丙烯酸乙酯2-6份、氧化锌1-5份、轻质碳酸钙0.5-3份、斜发沸石粉0.5-2份、羊毛脂0.3-1份。

所述的高分子树脂材料为聚有机硅氧烷、聚四氟乙烯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所述的胶粘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二甲基硅氧烷91份、乙烯-丙烯酸乙酯4.5份、氧化锌2份、轻质碳酸钙1份、斜发沸石粉0.8份、羊毛脂0.7份。

所述的一种粘合型消化道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按重量份取高分子树脂材料80-95份、乙烯-丙烯酸乙酯3-5份、氧化锌1-3份、轻质碳酸钙0.5-1份、斜发沸石粉0.5-1份、羊毛脂0.5-1份准备原料,将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胶粘剂;

②将步骤①胶粘剂涂覆在支架的外表面,成膜后放入有机清洗剂内清洗,室温真空干燥2-3h,得到涂膜支架;     

③将步骤②制备的涂膜支架在等离子处理机内进行处理,气体为活化气体,活化气体的流量为500-550L/ min,膜和电极之间的距离为6-8mm,处理功率为60-80W,放电频率为10-25kHz,处理时间为10-20min,得到等离子处理后的涂膜支架;     

④将步骤③制备的等离子处理后的涂膜支架在空气中暴漏15-30min,放入亲水化合物溶液中,再置于紫外线发生器内,中压汞灯为1000 -2000W,特征波长280-385nm,在冰水浴中,通氮排氧条件下进行接枝反应,反应完成后,用蒸馏水冲洗等离子处理后的涂膜支架24-26h,得到共聚膜支架;     

⑤将浓度为0.1mg/ml的生物活性短肽水溶液用 HCl调节pH= 4.5-4.7,再加入步骤④制备的共聚膜支架,分3-5次搅拌加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进行耦合接枝反应,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与聚二甲基硅氧烷重量比为1:20-30,耦合接枝反应过程保持pH=4.5,反应时间为24-26h;反应结束后,取出共聚膜支架进行清洗,真空常温烘干24-26h,得到粘合型消化道支架。

所述的有机清洗剂为丙酮或者三氯乙烷。

所述的活化气体为惰性气体或者反应气体。

所述的惰性气体为He、Ar或者N2,所述的反应气体为 O2、H2或者F2

所述的生物活性短肽为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三肽或者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四肽。

所述的亲水化合物为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聚氨酯、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2-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者2-甲基丙烯酸乙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08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