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作鞋楦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50429.9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6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朱启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启忠 |
主分类号: | B22C9/22 | 分类号: | B22C9/22;B22C9/02 |
代理公司: | 瑞安市翔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3222 | 代理人: | 陈向东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作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作铝鞋楦的模具。
背景技术
鞋楦是鞋的母体,是鞋的成型模具。鞋楦不仅决定鞋的造型与样式,更决定鞋子是否合脚,因此,对于鞋楦的设计工艺要求十分高。鞋楦可以由木料、塑料以及金属材料制成,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是由泥沙做模胚,外表涂覆上铝的铝鞋楦。
制作这种铝鞋楦的传统工艺是:利用鞋楦模型在红砂里形成鞋楦模腔,再于模腔内放入泥芯模胚,用塑料泡沫垫起,然后通过红砂上的通孔,灌入液态铝,等液态铝冷却凝固,再敲掉外面的红砂,这样铝鞋楦就制成。由于红砂作为外壳,液态铝在泥芯模胚上凝固后,其表面就留下沙子造成的坑坑洼洼,影响了美观与手感,就算打磨得再光滑,也留有凹坑的痕迹,另外,这种陈旧的铝鞋楦制作工艺,繁琐又耗时,已不适应当今制鞋行业的迅猛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创新设计了一种生产效率高,制品外表美观的铝鞋楦制作模具,该模具一种制作鞋楦的模具,包括有上模与下模,所述上下模对应设有形成模腔的上下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一侧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从上模侧面一直延伸至上模底面,并与上模槽连通,所述下模对应的一侧设有挡块,所述挡块的内侧面与上模带凹槽的侧面相匹配,所述下模表面设有定位槽。
所述下模上设有左右两下模槽,上模上对应设有左右两上模槽,所述上模侧面上的凹槽延伸到下模底面,并分成两路,分别与左右上模槽连通。
所述挡块的内侧面具有坡度,所述上模带凹槽的侧面具有与挡块内侧面相同角度的斜角。
一个模腔,于下模上对应设有两个定位槽。
所述下模上还设有限位槽,所述上模对应位置设有限位销。
所述挡块上铰接有锁块。
所述上下模一端通过固定块铰接在一起。
所示上模上还设有手柄。
按照本发明设计的制作鞋楦的模具,由于以精确平滑的模槽作为形成鞋楦的外壳,因此制作出的铝鞋楦轮廓精准,外表光滑,并且制作简单,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盖上上模的俯视图;
图3为鞋楦泥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制作鞋楦的模具,包括有上模4与下模9,两者通过位于一端的固定块8铰接在一起,上模4的另一端设有手柄1,从而能轻易地实现上下模4、9的打开与盖合。
如图1所示,上下模4、9分别设有上下模槽7、10,上下模4、9盖上后,两模槽就形成鞋楦样子的模腔。上下模槽7、10的设计是通过电脑技术来完成:首先对标准的鞋楦模型进行数据采集,然后利用电脑技术形成三维模型,再根据三维模型于上下模4、9上制作出上下模槽7、10,这样上下模槽7、10形成的模腔就跟标准的鞋楦模型外形无异。
鞋楦模胚一般由泥沙制作,俗称鞋楦泥芯18,在鞋楦泥芯18的脚踝处设有泥芯头19,泥芯头19用于平时的悬挂以及制作鞋楦时的定位,因此上下模槽7、10除了容纳鞋楦泥芯18本身的槽外,还包括放置泥芯头19的槽。鞋楦泥芯18放置于下模槽10内后,需要将其垫起,以便让液态铝流遍鞋楦泥芯18全身,泥芯头19起到了一处定位的作用,而这一处定位无法将鞋楦泥芯18整体托起,因此在鞋楦泥芯18的脚底处一般插有钉子20,如图3所示,这样泥芯头19就与钉子20形成三点定位,让鞋楦泥芯18与下模槽10表面保持有液态铝流入的间隙,于是在临近下模槽10脚底处的下模表面17设有定位槽14,用于放置钉子20,由于泥芯头19可视作两点定位,因此钉子20只需一个,但为了确保鞋楦泥芯18定位万无一失,本发明在制作鞋楦时,是在鞋楦泥芯18上插上了两根钉子20,因此,在下模表面17上也相应设有两个定位槽14,这样鞋楦泥芯18在模腔内就十分稳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启忠,未经朱启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04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