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板预制混凝土双板剪力墙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350384.5 | 申请日: | 2013-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7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 发明(设计)人: | 叶燕华;孙锐;薛洲海;王小平;周晓方;李士东;钱晶;张诗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元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2/72 | 分类号: | E04B2/72;E04C2/2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 预制 混凝土 剪力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领域,涉及一种钢板预制混凝土双板剪力墙。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工业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国家大力提倡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双板剪力墙是从德国引进的新型结构形式,在德国已经应用了近20年,达到了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和装配化施工的要求。德国是一个少地震国家,该结构并未考虑抗震要求。而我国地震频发,必须对该结构进行改进才能在国内广泛推广。
预制混凝土双板剪力墙在应用时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吊装完毕后,浇筑空腔混凝土时,尤其是选用自密实混凝土时,两侧预制墙板由于连接不足会产生裂缝,甚至偏位;2.上下层墙体之间缺少足够的连接,容易出现较大的侧向位移;3.双板剪力墙叠合面的整体性能较全现浇剪力墙有所弱化;4.边缘构件施工复杂,延长了工期。
由于上述诸多问题的存在,阻碍了该预制混凝土双板剪力墙结构在国内的推广与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钢板预制混凝土双板剪力墙,能增强叠合面之间的整体性能,减轻边缘构件的施工难度,还能增强上下层连接,使受力更合理、结构更可靠。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板预制混凝土双板剪力墙,包括钢板、抗滑移键、型钢、预制混凝土墙片、空腔及桁架钢筋,所述钢板置于两片预制混凝土墙片之间的中心位置,钢板四边分别与端柱内型钢及梁内钢板或型钢焊接,钢板上设置有抗滑移键,所述预制混凝土墙片与钢板之间通过桁架钢筋及抗滑移键连接成整体,所述剪力墙内的空腔及型钢内浇筑混凝土。
为了使结构刚度更合理并减少用钢量,可以在钢板任意位置开洞,还能增强钢板与混凝土的粘结,整体性更好。若两侧墙片连接仍需加强,可以在开洞处放置桁架钢筋。
作为优选,可以在钢板上焊接栓钉、钢筋、槽钢或钢环作为抗滑移键。可多排对称布置焊接抗滑移键,也可采用非对称形式。抗滑移键在两侧预制混凝土墙板中保证足够的锚固,并兼顾到预制部分混凝土保护层。
作为优选,钢板厚度在6~20mm之间。所述混凝土为自密实混凝土或普通混凝土。
作为优选,暗柱内型钢采用封闭截面,选用圆钢管、方钢管或矩形钢管。圆钢管直径在50~158mm之间,方钢管或矩形钢管边长在50~160mm之间。
本发明之所以选取封闭截面型钢,是由于钢板与型钢焊接后,受到钢板位置的限制,无法在暗柱中加入箍筋。封闭截面对混凝土有约束作用,从而保证了结构的性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桁架钢筋及焊接抗滑移键的钢板能够保证预制混凝土双板剪力墙叠合面的整体性能,提高其协同工作能力;
2.钢板与上下梁内钢板或型钢焊接,可以增强上下层之间的连接,防止滑移,保证建筑的整体性能。
3.钢板与暗柱内型钢焊接,可以简化边缘构件的施工难度,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剪力墙的水平断面图。
图2为发明中钢板的开洞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2所示,通过桁架钢筋4及焊接在钢板1上的抗剪切键3将两侧预制混凝土墙片5与钢板1连接成为整体。钢板1的尺寸大于预制混凝土墙片5,均伸出预制混凝土墙片5,方便吊装时焊接。钢板1表面开设洞口7,可以增强钢板与混凝土的粘结,同时减少钢材用量。型钢2在现场已经与下层结构同时完成,且墙体的边缘构件在现场支模与空腔6现浇。当墙体就位后,将钢板1与梁内钢板或型钢、边缘构件型钢2焊接。接下来在边缘构件处支模,再浇筑混凝土,且优先选用自密实混凝土。
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元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元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03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