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显微共焦拉曼光谱的短期风化溢油溯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9815.6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9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于迎涛;王金芝;屈佩玲;刘红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5 | 分类号: | G01N21/65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李馨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显微 共焦拉曼 光谱 短期 风化 溢油 溯源 方法 | ||
1.一种基于显微共焦拉曼光谱的短期风化溢油溯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采集已知产地的原油和待测溢油的拉曼指纹数据:将拉曼光谱仪测定的横坐标设为波数/cm-1模式,使用532nm、514nm或488nm的可见光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检测范围设置为200~6000cm-1,将滤光片设置为1%,孔径及狭缝分别为100μm和50μm,物镜50×,获取样品的拉曼指纹数据;
②将所得拉曼指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到溢油与原油的聚类结果,确定溢油产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类分析是将拉曼指纹数据作为多维空间中的矢量,使用SPSS软件,分别采用矢量夹角的余弦和皮尔逊相关系数作为聚类的度量判据,依次使用最近邻元素法、组内连接法和中位数聚类法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出原油和溢油的聚类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拉曼光谱仪进行指纹数据采集时均不进行任何基线扣除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981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