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流行感冒的药物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348925.0 申请日: 2013-08-06
公开(公告)号: CN103393921A 公开(公告)日: 2013-11-20
发明(设计)人: 王振英 申请(专利权)人: 王振英
主分类号: A61K36/8966 分类号: A61K36/8966;A61P11/00;A61P31/1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1200 山东省潍***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流行 感冒 药物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感冒的药物。 

背景技术

流行感冒为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流行感冒一般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中,病毒感染占原发性感染的90%以上。经病毒感染后,患者上呼吸道粘膜失去抵抗能力,细菌可乘机侵入上呼吸道,造成继发感染,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对于病毒造成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目前尚缺乏理想的西药。如能按上述的特点及中医辩证分类,采用正确的治则和方药,则多能使患者迅速康复。但目前有此功效且方便患者治疗的中药剂型还比较少,不少医生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过早地使用了抗生素进行治疗,特别是对早期病毒感染,应用抗生素非但无效,反而易引起患者体内菌群失调,导致病毒更迅速的增殖,这是造成患者对此类疾病逆转和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 

研究探索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高效低毒、取之自然、质量可控、方便使用、价格适中的新药,使其进入世界新药的行列,仍是我国医药学者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以及治疗效果明显的治疗流行感冒的药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流行感冒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由下列原料按重量比混合而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原料重量比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原料还包括芥穗12克,对热重无汗者效果明显。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原料还包括沙参21克,对体弱者效果显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原料还包括杏仁10克,对咳嗽严重效果最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药物是按照下述方法制备: 

a.取连翘加其重量的5倍水,蒸馏3.5小时,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与药渣分别收集待用; 

b.取葛根、白芷、浙贝、辛夷、板蓝根以及佩兰洗净后混合,然后加其总重量10倍的水进行煎煮1.5小时,过滤后留取药液,药渣待用; 

c.将步骤a连翘药渣和步骤b滤渣合并,加其重量的8倍水,煎煮1.5小时,过滤,得药液; 

d.将步骤a、b和c中的药液混合后服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优点是:药物是无糖型的,是由连翘、板蓝根等中草药制成,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特别适用于治疗风热证的感冒。 

通过药效学研究表明:本发明的药物具有抗病毒、抗菌、解热、抗炎、镇痛作用;通过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临床疗效显效率为85.1%、总有 效率为97.35%。 

下面为本发明药物药效试验、毒性试验和临床试验情况: 

一、药效试验 

1.抗病毒作用: 

体外抗病毒试验:通过细胞培养试验证明药物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III型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III)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药物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最小有效浓度为(MIC)为0.078mg/ml,其治疗指数:对III型副流感病毒的最小有效浓度为0.156mg/m1,治疗指数为32,与对照药双黄连口服液的试验结果近似。 

体内抗病毒试验:通过给已感染流感病毒小鼠药物药效试验,证明药物有非常明显的体内抗病毒(甲1型FM,鼠肺适应株)感染作用,受试小鼠连续6天口服药物药液,不仅可显著降低小鼠死亡率,且能明显降低小鼠肺部病变率,与对照药双黄连口服液的试验结果近似。 

2.抗菌作用: 

体外抗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均有明显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32mg/ml、64mg/ml,优于对照药双黄连口服液,而对A型溶血性链球菌作用不明显,MIC为512mg/ml。 

体内抗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3.9g/kg、7.8g/kg、15.6g/kg,3个剂量灌胃给小白鼠,每天1次,连续7天,对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A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小鼠均有保护作用。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对金黄葡萄球菌感染小鼠有非常显著保护作用(P<0.05),高中剂量组对肺炎链球菌有非常显著和显著的保护作用(P<0.05),高剂量组对A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小鼠有显著的保护作用(P<0.05)。 

3.解热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振英,未经王振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89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