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力感应液面控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48870.3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5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照峰;周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维艾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9/12 | 分类号: | G05D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 感应 液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体或浆料液面高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真空绝热板配浆时配浆池液面高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绝热板是以玻璃纤维为芯层材料,以阻气复合薄膜为封装袋,经真空封装后制备而成的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高效保温材料,其芯层材料成型前需在蓄浆池中进行配浆过程。而在配浆过程中,为使浆料充分混合、添加剂完全扩散、搅拌时既不造成飞溅而浪费浆料又不影响生产效率,浆料液面高度须经行严格控制。
目前液面高度测量有很多种方法,如直接测量法、浮标测量法、超声波反射测量法、电容式水位测量法、红外线反射测量法。
直接测量法应用繁琐,耗费时间精力,误差大,且难以实现水位较高的液面测试。
浮标测量法法是根据漂浮在液面上的浮子(也成浮标)受到水的浮力作用随水位的变化而产生位移来进行液位测量的,安装复杂,测量精度低,不可靠,经常出现浮子卡死不动和传感器堵塞导致测不准;维护工作量大,安装、调试不便,采集到的仅是模拟告警信号,不能直接进入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
超声波反射测量法及红外线反射测量法是通过声波和电磁波的反射过程,发射和接收过程的时间或最后所得信号强度来测量的,虽然测量误差小,但成本相对较高,用在普通工业生产未免大材小用。
电容式水位测量法是通过中间介质介电常数的改变规律而计算测量液面高度的方法,虽然具有反应灵敏,结构简单等优点,但由于被测浆料成分的不确定性等不确定因素,会引起介电常数不稳而造成较大误差,不易控制。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公开号102809407A的发明专利上公开了一种水位液面监控系统。该系统利用红外传感器检测技术和单片机使用技术的结合,实现了水位液面实时无线监控,测量结果稳定可靠。
目前考虑到技术成本等问题,工业生产中往往采用浮标测量法进行液面的高度监控,但其缺点仍尚未克服。将浮标投于含浆料的蓄浆池中,利用浮力作用规律,浮子随水位的变化而产生位移,水位上升时浮球向上浮;水位下降时,浮球向下浮,原理简单,但结果精确度却略有不准确性。
液体压力同其与液面的垂直距离相关,如能利用此规律,对数据加以处理,便可实现对水位的高度测量及控制技术,原理简单,使用方便,且现有以科学技术足以实现这种测量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测量准确、原理简单、自动调控的压力感应液面控高装置。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压力感应液面控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传感器对(11)、数据处理计算电路(12)、数据逻辑分析电路(13)、报警反馈电路(14)、控浆阀门(15)及蓄浆池体(16)。通过测量不同高度液压,经过处理计算,实现液面高度测量及控制作用。
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对(11)由两个液压传感器组成,一个置于蓄浆池底,另一个置于距离池底0.5~1.5m处池壁上。
所述的数据处理计算电路(12)接收两传感器测量数据,根据阿基米德定律中液压与高度的正比关系,利用设计程序整合数据,通过固定程序进行运算,利用池底液压与高度差的乘积除以高度压差计算液面高度得到计算液面高度。
所述的数据逻辑分析电路(13)接受计算电路整合数据,利用逻辑分析器,比较得到数据与设定数据,若输入数据较设定值大,则向报警反馈电路(14)发出电信号,使报警反馈电路报警并发出相应指令,若输入数据较小,则不向下一阶段输出电信号。
所述液面控高装置,该电路结构中的设定数据为距离池体顶端高度0.2~0.8m的高度值,即规定的页面所允许达到的最大高度,一旦液面超过此高度,就需要对其做出及时调整。
所述的报警反馈电路(14)接受逻辑分析液面发出警报,并指示开启控浆阀门(15)并关闭进料阀门。
所述的控浆阀门(15)位于池壁液面允许最大高度位置,且通过管道连接另一浆料储蓄池,既有效地及时地调整了液面高度,同时也不会造成浆料浪费现象。
所述的蓄浆池体(16)内覆防水涂层,蓄水能力良好。
应用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该控高装置采用压力传感器,通过测量不同高度液压,利用液压随高度变化规律,计算液面高度,准确性较高;
(2)利用简单装置测量,原理简单,成本较低;
(3)该控高装置结构较小,便于安装使用;
(4)有效控制液面高度,实现在线自动化生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维艾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维艾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88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