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鞋材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48633.7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8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刘炳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炳伦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K5/12;C08K5/103;A43B1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27 | 代理人: | 范钦正 |
地址: | 41712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鞋底的鞋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鞋底的制作通常包含开模、裁切、打磨、烙印等工序,工序复杂,需要工人多,成本高。而且其模具为上下两块,模具的开发制作成本也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的鞋底鞋材。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人工与模具成本低的鞋材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鞋材,由主料和主料重量15%的辅料配制而成,所述主料由重量相同的PVC粉和邻苯二甲酸异壬酯或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或黄豆油组成,所述辅料由耐磨剂、耐寒剂、抗氧化剂、增白剂和色膏组成,各自用量分别为主料重量的2~5%、2~6%、1~3%、2~4%、1~4%。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耐磨剂、耐寒剂、抗氧化剂、增白剂和色膏的用量分别为主料重量的3%、4%、2%、3%、3%。
本发明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鞋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顺序的步骤:
步骤1:混料:在混料桶中加入PVC粉和与PVC粉等重的邻苯二甲酸异壬酯或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或黄豆油,边搅拌边加入主料重量的2~5%的耐磨剂、2~6%的耐寒剂、1~3%的抗氧化剂、2~4%的增白剂、1~4%的色膏,搅拌至混合均匀;
步骤2:滴料:用人工将混合好的料滴进鞋材模具中;
步骤3:蒸煮:将滴好料的鞋材模具放入蒸笼中,在蒸笼中通蒸汽进行蒸煮8~10分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改进,在步骤1中,加入耐磨剂、耐寒剂、抗氧化剂、增白剂、色膏的量分别是主料重量的3%、4%、2%、3%、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鞋材制作工序简单,成本低,而且其不需要上下模具配合压制,模具的开发与制作成本也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首先,取50公斤的PVC粉倒入混料桶中,再取50公斤的邻苯二甲酸异壬酯或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或黄豆油倒入混料桶中,进行搅拌,在搅拌的过程中加入2公斤耐磨剂、6公斤耐寒剂、1公斤抗氧化剂、2公斤增白剂、4公斤色膏,搅拌至各料混合均匀。其中色膏的选择是根据鞋底的颜色决定。
其次,将混合好的料用人工滴入模具中。
然后,蒸煮:将滴好料的鞋材模具放入蒸笼中,在蒸笼中通蒸汽进行蒸煮8~10分钟。
最后,待模具冷却至室温,取出鞋材即可获得一种新型的鞋材。
实施例2:
首先,取50公斤的PVC粉倒入混料桶中,再取50公斤的邻苯二甲酸异壬酯倒入混料桶中,进行搅拌,在搅拌的过程中加入5公斤耐磨剂、2公斤耐寒剂、3公斤抗氧化剂、4公斤增白剂、1公斤色膏,搅拌至各料混合均匀。其中色膏的选择是根据鞋底的颜色决定。
其次,将混合好的料用人工滴入模具中。
然后,蒸煮:将滴好料的鞋材模具放入蒸笼中,在蒸笼中通蒸汽进行蒸煮8~10分钟。
最后,待模具冷却至室温,取出鞋材即可获得一种新型的鞋材。
实施例3:
首先,取50公斤的PVC粉倒入混料桶中,再取50公斤的黄豆油倒入混料桶中,进行搅拌,在搅拌的过程中加入3公斤耐磨剂、4公斤耐寒剂、2公斤抗氧化剂、3公斤增白剂、3公斤色膏,搅拌至各料混合均匀。其中色膏的选择是根据鞋底的颜色决定。
其次,将混合好的料用人工滴入模具中。
然后,蒸煮:将滴好料的鞋材模具放入蒸笼中,在蒸笼中通蒸汽进行蒸煮8~10分钟。
最后,待模具冷却至室温,取出鞋材即可获得一种新型的鞋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炳伦,未经刘炳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86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