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层三维石墨烯/γ-三氧化二铁磁性纳米片阵列及其合成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348167.2 申请日: 2013-08-09
公开(公告)号: CN103540291A 公开(公告)日: 2014-01-29
发明(设计)人: 任玉兰 申请(专利权)人: 牡丹江师范学院
主分类号: C09K3/00 分类号: C09K3/00;B82Y40/00;B82Y30/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57011 黑龙***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分层 三维 石墨 氧化 铁磁性 纳米 阵列 及其 合成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具有电磁吸收特性的分层三维石墨烯/γ-三氧化二铁磁性纳米片阵列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时代,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磁波也充满了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其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增大。例如:在机场,飞机航班因电磁波干扰无法起飞;在医院,电话会干扰电子设备而导致诊断仪器误诊。因此,治理电磁波污染,寻找一种能抵挡并削弱电磁波辐射的材料已成为当今一大课题。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了众多纳米复合材料对电磁波的吸收有着良好的效果,比如四氧化三铁,作为一种磁性材料,纳米结构的四氧化三铁对一定频率范围的电磁波有着较好的吸收特性。所以研究以四氧化三铁为基础的纳米复合材料用于微波的吸收屏蔽,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我们曾合成出具有良好微波吸收效果的四种复合纳米材料并已申请专利,分别是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公开号CN101880065A)、四氧化三铁/氧化锡(公开号CN101586019)、四氧化三铁/氧化锌(公开号CN101767767A)以及四氧化三铁/铁/二氧化硅(公开号CN101514282)。但是以上材料都有着一定的不足,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四氧化三铁/氧化锡、四氧化三铁/氧化锌等具有较高的吸收强度和吸收频率带宽,但是它们需要较大的添加量,一般要大于40wt%。添加量大,吸波体的重量会显著增大,限制了它们在某些领域的应用。因此,在研究如何提高纳米复合吸波材料的吸收强度的同时,保证吸波体较轻是当前的主要技术难题之一。

理想的电磁吸收材料是质量轻,而又拥有强吸收特性。为了满足这一要求,研究人员近来研发了各种质量轻的、具有电磁吸收的纳米材料,尤其是纳米复合材料。例如1.2mm厚的碳纳米管/Fe芯壳纳米结构的电磁波反射损失为-25dB,1.5mm厚的Fe3O4/ZnO芯壳纳米结构的电磁波反射损失为-30dB,但是基质中吸收剂的添加量还需要进一步限制。

石墨烯具有二维碳纳米结构,可用于电磁吸收。但因其具有高导电性,使得其电磁吸收能力较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电磁吸收性能好等特点的石墨烯/γ-三氧化二铁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的具有电磁吸收特性的石墨烯/γ-三氧化二铁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合成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分层三维石墨烯/γ-三氧化二铁磁性纳米片阵列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G/β-FeOOH模板的制备:向石墨烯水溶液中加入Fe(NO3)3·9H2O,石墨烯和Fe(NO3)3·9H2O质量比为1∶100,并将获得的混合溶液在50℃下搅拌两个小时;然后将获得的沉淀物离心分离出来,用蒸馏水和乙醇清洗后,在真空环境下干燥;

(2)G/β-FeOOH纳米片阵列的合成:将FeCl3·6H2O溶于水,加入硝酸钠;溶解后加入G/β-FeOOH模板,超声至分散均匀;5克FeCl3·6H2O对应模板的用量为0.15克;置于高压釜内60℃,水热反应12小时;沉淀用蒸馏水和乙醇清洗几次,在真空的环境下干燥;

(3)石墨烯/γ-三氧化二铁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将已干燥的G/β-FeOOH纳米片陈列在空气下加热到300℃,退火处理2个小时,即得所需产品。

所述的合成方法制备获得的分层三维石墨烯/γ-三氧化二铁磁性纳米片阵列。

用本发明的石墨烯/γ-三氧化二铁纳米复合材料制备20wt%石墨烯/γ-三氧化二铁-石蜡复合薄膜材料,通过电磁参数的测定和不同薄膜厚度的电磁波反射率的计算结果可知:利用石墨烯/γ-三氧化二铁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的薄膜,在其厚度为2-5毫米时,吸收强度均达到了-15dB以下,其吸收频率宽度很大。

附图说明

图1石墨烯/γ-三氧化二铁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图。(a)扫描电镜图;(b)低分辨率透射电镜图;(c)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图;(d)选区电子衍射图。图中标尺:(a)图:400nm,插图:50nm,(b)图:200nm,and(c)图:2nm。

图2为含20wt%石墨烯/γ-三氧化二铁-石蜡复合物在不同厚度下的电磁波反射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牡丹江师范学院,未经牡丹江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81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