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隧道窑预热带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8133.3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1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孙庆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7B9/12 | 分类号: | F27B9/12;F27B9/3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谢省法 |
地址: | 250022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隧道窑 预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窑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过结构的改变、能有效减小预热带温差的新型隧道窑预热带。
背景技术
隧道窑是一种气流呈水平流动的横焰式窑炉,用于烧制陶瓷、耐火材料等产品。传统技术中隧道窑预热带由于热气流上浮,冷气流下沉,存在很大的温差(该温差最大可达300℃-400℃),该较大温差的存在容易引起制品开裂,并使产品烧制时间延长,烧成质量不均匀,降低了窑炉产量和质量,因此,如何减小预热带温差是本行业重点关注的问题。发表在《景德镇陶瓷》1985年第4期中的“浅谈隧道窑预热带温差”(作者:谢长安)一文中,详细列举了隧道窑温差大的原因及减小该温差的措施,使用的具体措施可以是封死坑道和大气相连通的进出口、用金属材料封闭外墙、按时加沙、封闭排烟孔外支闸口等,上述措施的使用都可以归结为改善预热带的密封性。发表在《陶瓷工程》第32卷第6期的“浅谈降低隧道预热带上下温差的措施”一文中,从窑体结构尺寸的调整、窑体结构上的改进和码坯结构的改进三个方面,在其窑体结构的改进上,提出了使用轻质耐火材料做衬砖、加强窑车密封和窑车台面结构上的改进等举措,上述两篇文章都重点关注了预热带上下温差的问题,都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方案,但是对预热带的结构改进上都没有提出相应的改进。申请号是2007201534459、申请名称是“陶瓷隧道窑预热带的改进结构”的发明申请中,公开了一种隧道窑的改进结构,使用该结构能使预热带的上下温差减小,技术方案是在预热带的第一温度区80-350℃范围内,每隔2米的窑顶布置了一组搅拌气幕,将来自于冷却带的余热风与烟气逆向高速喷入窑内,同时在此段的窑内上下交错布置了4套热风喷射管;在隧道窑预热带第二温度区350-650℃范围内,每隔2米的窑墙下部交错布置了3套高温调速喷嘴,在同一截面上的正对方窑上部相应布置了对应数量的热风喷射管。该种结构能使窑内上下、内外温度非常均匀,减小了温差,并加快了推车速度,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烧成质量和产量。但是该种改进结构仍然没有涉及对预热带结构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省材料、使用效果良好的新型隧道窑预热带,该预热带通过在预热带上增加顶梁和侧柱,达到减小温差的目的,使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隧道窑预热带,包括预热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带还包括设置在窑顶的顶部梁和靠近窑侧墙处的侧柱,所述侧柱与竖直方向夹角不为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有:在同一横向位置处的侧柱为两个,左右对称分布。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有:不同横向位置处的侧柱之间纵向间隔为1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预热带改变了现有技术中预热带的结构,从而极大改变了预热带上下温差大的状况,顶部梁和侧柱的使用起到了良好的阻流和导流作用,使得上部热空气有序向下流动,从而极大缩减了温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便利、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之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横向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发明纵向结构示意图,其中1是窑顶,2是顶部梁,3是窑墙,4是侧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隧道窑预热带,包括预热带本体、设置在窑顶的顶部梁2和靠近窑侧墙处的侧柱4,侧柱4与竖直方向夹角不为零。在同一横向位置处的侧柱4为两个,左右对称分布。不同横向位置处的侧柱4之间纵向间隔为1米。
使用时,预热带的热气流由右向左流动,热气流受到顶部梁2的阻流和导流的作用,向下流动,同时热气流在窑墙3上的侧柱4的导流作用下,也向下流动,从而使得上部热气流总体上是往下运动的。在运动中,上部的热气流和底部的冷气流进行搅拌,达到了均化气体温度的效果,从而有效降低了上下温差。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81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