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还原罐中取出海绵钛的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7965.3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21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齐忠昱;方明勋;王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4/12 | 分类号: | C22B34/12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0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还原 取出 海绵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绵钛生产领域,具体为一种从还原罐中取出海绵钛的装置和方 法。
背景技术
海绵钛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化学冶金还原罐中的海绵钛坨取出。由于化学变 化海绵钛坨端部与还原罐内壁分子间的结合力加大使紧密粘贴,必须先将其分开 减小静摩擦力,再将海绵钛坨从还原罐中顶出。目前国内没有该项专用设备,以 往大多是人工进行操作如采用风镐、液压镐进行铲边取出,因为海绵钛属于易燃 物质,极易发生火灾,所以人工操作危险性大、噪音大、工作环境恶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还原罐中取出海绵钛的装置和方法,解决采用 人工、风镐、液压镐进行铲边后取出海绵钛,危险性大、噪音大、工作环境恶劣 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从还原罐中取出海绵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铲边机构、回 转机构和顶出机构,铲边机构通过铲刀与回转机构上的还原罐内壁相对应,顶出 机构通过3号油缸的活塞杆伸至还原罐内,回转机构通过吊耳和顶出机构的拉耳 连接,具体结构如下:
铲边机构是这样构成的,铲刀安装在1号油缸的活塞杆上,1号油缸安装在滑 动机架的上部,滑动机架通过1号销轴安装在翻转机架上,翻转机架上的左端通 过2号销轴铰接在机架的左上部,翻转机架上的右端通过弹簧安装在机架的右上 端;车轮轴设置有轴承座,车轮轴两端设置有车轮组,轴承座安装在机架的下部;
回转机构是这样构成的,在固定机架上设置有主动托轮和被动托轮,曲拐一 端与主动托轮通过传动轴连接,曲拐另一端与2号油缸连接;
顶出机构是这样构成的,在顶出机架上部设置有3号油缸,顶出机架右侧设 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拉耳。
所述的从还原罐中取出海绵钛的装置,机架的左端设置有连接板,在固定机 架上还设置有锁紧机架,连接板和锁紧机架通过3号销轴连接。
所述的从还原罐中取出海绵钛的装置,主动托轮内部设置有棘轮机构。
所述的从还原罐中取出海绵钛的装置,主动托轮和被动托轮各为2个。
所述的从还原罐中取出海绵钛的装置,翻转机架设置有2至4个定位孔。
所述的从还原罐中取出海绵钛的装置,拉耳为3个,且与还原罐上的吊耳相 匹配。
所述的从还原罐中取出海绵钛的方法,将装有海绵钛坨的还原罐放置在回转 机构的主动托轮和被动托轮上,铲边机构运行至还原罐处,3号销轴穿过连接板 和锁紧机架,将铲边机构固定;滑动机架向左移动,1号销轴穿过定位孔固定在 翻转机架上,1号油缸的活塞杆伸出,铲刀向左移动,铲刀运行至海绵钛坨与还 原罐内壁的接触处,即铲动海绵钛坨;1号油缸的活塞杆缩回,铲刀向右移动,2 号油缸的活塞杆伸出,推动曲拐使主动托轮绕自身的中心逆时针旋转,从而带动 还原罐绕自身的中心顺时针旋转;2号油缸的活塞杆缩回,由于主动托轮内部设 置有棘轮机构,主动托轮不旋转;1号油缸的活塞杆再次伸出铲刀向左移动,铲 刀运行至海绵钛坨与还原罐内壁的接触处,即铲动海绵钛坨,周而复始;
铲边工作结束后铲边机构离开还原罐,人工将拉耳的圆孔与吊耳的圆孔对中, 用销轴穿过,3号油缸的活塞杆伸出,将海绵钛坨顶出还原罐。
所述从还原罐中取出海绵钛的方法,铲刀向左移动的速度为30mm/s,向右移 动的速度为50mm/s,3号油缸的活塞杆伸出速度为20mm/s。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优点是先铲边后顶出,实现机械化,改善工人工作环境,降低工人 劳动强度,减少火灾发生机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从还原罐中取出海绵钛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从还原罐中取出海绵钛的装置装配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弹簧;3.翻转机架;4.滑动机架;5.1号销轴;6.2号销轴; 7.1号油缸;8.铲刀;9.海绵钛坨;10.车轮组;11.轴承座;12.车轮轴;13.连接板; 14.3号销轴;15.锁紧机架;16.主动托轮;17.还原罐;18.2号油缸;19.曲拐;20. 固定机架;21.被动托轮;22.定位孔;23.顶出机架;24.3号油缸;25.吊耳;26. 拉耳;27.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79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