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线传感器组件以及使用该光线传感器组件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47193.3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0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Q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封新琴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线 传感器 组件 以及 使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光线传感器组件,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改进光学结构的光线传感器组件。
背景技术
为了提升驾乘人员(包括驾驶员和乘客等)在不同光线辐射环境下的驾乘体验,车辆装置一般都会在特定的部位安装光线传感器,以检测车辆装置所处环境的光线状况,并根据检测到的光线状况执行一定的控制。更具体而言,该光线传感器可以包括阳光传感器和环境光传感器等。阳光传感器可以检测照射到车辆装置的入射光线,特别是红外波段光线的辐照度,并提供表征红外辐照强度信息的电信号给车内气候调节系统,例如汽车空调系统,以用来调节车内的气候状况,例如温度等,从而给车内人员提供舒适的乘车体验。环境光传感器可以用来检测位于可见光波段的光线的辐照度,并提供表征可见辐照强度的电信号给车灯控制系统,以根据该电信号控制车灯,例如前照灯的开启,关闭,或者调节强度等。
但是现有的光线传感器存在的技术问题是,对于低角度入射的光线,光线传感器无法提供足够的信号输出,从而无法使相应的执行机构快速地进行响应。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文提及之技术问题或者技术需求,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光线传感器组件。该光线传感器组件包括滤光罩和光线传感器。该光线传感器被设置成在透过滤光罩的光线的作用下提供电信号输出。该光线传感器还包括至少第一光学部件和第二光学部件。该第一光学部件被设置成将以第一入射角作用到该光线传感器组件的第一入射光线的至少一部分会聚到该光线传感器,以使该光线传感器提供第一电信号输出。该第二光学部件被设置成将以第二入射角作用到该光线传感器组件的第二入射光线的至少一部分扩散而远离该光线传感器,以使该光线传感器提供第二电信号输出。
在提供的光线传感器组件中,该第一光学部件和该第二光学部件一体形成以形成一光线分配元件,该光线分配元件设置在该滤光罩和该光线传感器之间。
在提供的光线传感器组件中,该第一光学部件呈碗壁状,并且该碗壁状的厚度从该第一光学部件的碗壁的边缘向该第一光学部件和第二光学部件连接处逐渐变窄。
在提供的光线传感器组件中,该第二光学部件呈碗底状,并且该碗底状的第二光学部件的厚度从碗底的中间向碗底的边缘逐渐增加。
在提供的光线传感器组件中,该光线传感器组件还包括支承板和电路板。该支承板与该电路板固定连接在一起,该光线分配元件设置在该支承板上,该光线传感器设置在该电路板上。
在提供的光线传感器组件中,该第一光学部件为一光线分配元件的一部分,该第二光学部件设置在该滤光罩的内表面。
在提供的光线传感器组件中,该第二光学部件包括菲涅尔透镜。
在提供的光线传感器组件中,该光线传感器组件包括阳光传感器,该滤光罩被设置成滤除可见光线,并允许红外光线通过。
在提供的光线传感器组件中,该阳光传感器对水平入射的光线具有大于45%的归一化输出。
在提供的光线传感器组件中,该光线传感器组件包括环境光传感器,该滤光罩被设置成允许可见光线通过。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气候调节系统和与该气候调节系统电连接的光线传感器组件。该光线传感器组件用于检测与该装置运行相关的光线并提供代表该光线状况的电信号给该气候调节系统,该气候调节系统至少根据该光线传感器组件提供的代表光线状况的电信号调节该装置内部的气候参数。该光线传感器组件包括滤光罩,第一光学部件,第二光学部件和光线传感器。该第一光学部件被设置成将以第一入射角透过该滤光罩的第一入射光线的至少一部分会聚到该光线传感器,以使该光线传感器提供第一电信号输出。该第二光学部件被设置成将以第二入射角透过该滤光罩的第二入射光线的至少一部分扩散而远离该光线传感器,以使该光线传感器提供第二电信号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71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