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源冷却装置及光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7090.7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4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胡峻榕;蔡宜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16 | 分类号: | G03B21/16;G03B2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源 冷却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源冷却装置以及光源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保障投影的亮度,目前投影机中普遍使用的光源多为金属卤素灯或其他功率较高的灯泡,这些光源在使用过程中发热量很大,为此需要在光源使用过程中以及刚刚关闭的一段时间内对其进行冷却。对光源进行冷却的方法主要分成风冷和水冷两种技术,目前风冷技术的实现通常是在固定光源的光源固定座的侧部设置进风口,将风扇装置的出风口对准光源固定座的进风口,进而将风扇装置的出风导入到光源固定座内部,对光源进行冷却。
现有技术中的投影机中,对于风扇装置和光源固定座的固定是相互独立的,风扇装置和光源固定座被分别固定在投影机中,并且固定位置尽量保证风扇装置的出风口对准光源固定座的进风口,这就增大了对加工和装配精度的要求,在通常情况下,很难保证对准的精度,进而造成光源冷却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源冷却装置和光源系统,能够保证光源冷却装置的出风口与光源固定部的进风口对准。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光源冷却装置,用于冷却安装在光源固定座中的光源装置,所述光源固定座的侧部设有进风口,包括风扇装置、导风管道和限位装置,所述风扇装置具有出风口,所述导风管道形成导风路径,所述导风管道的进风口与所述风扇装置的出风口相通,所述限位装置固定在所述导风管道的出风口的边缘,所述限位装置与所述光源固定座的进风口相配合,使所述导风管道的出风口与所述光源固定座的进风口对准。
优选地,所述限位装置具有滑槽,所述限位装置与光源固定座的进风口相配合是通过光源固定座的进风口边缘滑入所述滑槽实现的。
优选地,所述限位装置滑槽结构的底部内壁上具有向上突起的限位柱,所述光源固定座的进风口边缘底部具有相应的限位孔,在光源固定座的进风口边缘滑入所述限位装置的滑槽底部时,所述限位装置的限位柱插入所述光源固定座的限位孔中。
优选地,所述导风管道由上部管道壁部件和下部管道壁部件扣合形成。
优选地,所述导风管道的上部管道壁部件和下部管道壁部件通过其中之一上的卡勾扣合在另一个上的卡孔中,以实现该上部管道壁部件和下部管道壁部件的扣合。
优选地,所述限位装置固定在导风管道的下部管道壁部件上。
优选地,所述导风管道在导风路径上呈弧形或直线型。
优选地,所述导风管道的进风口边缘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固定在所述风扇装置出风口的边缘,以使所述导风管道的进风口与所述风扇装置的出风口相通。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光源系统,包括光源装置、用于将所述光源装置安装其内的光源固定座,以及上述的光源冷却装置。
优选地,所述光源固定座的进风口为呈蜂窝网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光源系统以及该光源系统中的光源冷却装置,通过导风管道上的限位装置与光源固定座的进风口相配合,使得导风光导的出风口与光源固定座的进风口对准,降低了装配的难度,因此可以保证对准的精度,有效提高光源固定座内的光源装置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光源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光源系统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光源固定座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风扇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5和图6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上部管道壁部件31和下部管道壁部件32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图1示出了本发明提供光源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该光源系统的分解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光源系统包括光源装置(图中未示)、用于将光源装置安装其中的光源固定座1和光源冷却装置。其中光源冷却装置包括风扇装置2、导风管道3和限位装置4。
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中光源固定座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见图3和图1、2,在光源固定座1的侧部具有进风口11,外部的冷风将通过该进风口进入到光源固定座1内,以对光源固定座1内的光源装置进行冷却。光源固定座1的进风口11可以呈蜂窝网状,在兼顾结构强度的同时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光源固定座1侧部的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70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数控翘片成型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青刺果松花爽身粉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