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尼可调的液压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6937.X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3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仲兴;陈望;孙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512 | 分类号: | F16F9/512;F16F9/19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尼 可调 液压 减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汽车上的减振器,特指一种阻尼可调的液压减振器。
背景技术
为加速车架和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在大多数汽车的悬架系统内部都装有减振器。减振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阻尼消耗振动中产生的能量来实现减振。液力减振器是利用小孔节流的流体阻尼技术来实现悬架系统的减振特性,其作用原理是当车架与车桥作往复相对运动时,液力减振器中的活塞在缸筒内也作往复运动,使壳体内的油液反复地从一个内腔通过一些窄小的孔隙流入另一个内腔,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及液体分子内摩擦便形成对振动的阻尼力,使车身和车架的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而被油液和壳体所吸收,然后散到大气中。目前,已有多种阻尼可调的液压减振器,例如申请号为91201256.0公布的一种可调阻尼减振器,其特点在于包括中空式的活塞杆、转阀芯杆等,将步进电机置于防尘罩内,步进电机驱动轴连接转阀,其缺点是步进电机长期处于振动状态中,寿命不高,而且装置体积过大,中空活塞杆机械强度低。还有如申请号为200510060298.6公布的微型汽车磁流智能减振器,它通过改变通电线圈的电流大小从而改变通电线圈产生的磁场来控制磁液的粘度,最终达到阻尼可变的目的,但磁流变液体易沉淀,断电或改变电流后,原有的磁场作用不会立即消除,减振性能不稳定。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阻尼可调的液压减振器,旨在解决传统减振器性能不稳定、结构复杂、寿命低等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缸体、浮动活塞和活塞,浮动活塞和活塞将缸体分为上部的压缩空气腔a、中间的上油腔b与下部的下油腔c,在缸体外部,上油腔b与下油腔c之间连接液压回路d,液压回路d上设有油压腔;油压腔包含油压腔室和位于油压腔室内的活塞阀芯及两个弹簧,活塞阀芯将油压腔分成腔室e和腔室f,腔室e和腔室f中各支撑有一个弹簧;活塞阀芯上开有两个通孔;液压回路d由6条油液管路d1、d2、d3、d4、d5、d6构成,管路d1首端与上腔室b相连、中间设有第二单向阀、末端与油压腔相连且旁接管路d3,管路d3与腔室f相连,管路d6直接连接腔室f与下腔室c;管路d5首端与下腔室c相连、中间设有第一单向阀、末端与油压腔相连且旁接管路d4,管路d4连接腔室e,管路d2直接连接腔室e和上腔室b;当活塞向上运动,第二单向阀打开,第一单向阀闭合,油液推动活塞阀芯向腔室e运动,活塞阀芯上的第一通孔逐渐正对管路d1和管路d6;当活塞向下运动,第一单向阀打开,第二单向阀闭合,油液推动活塞阀芯向腔室f运动,活塞阀芯上的第二通孔逐渐正对管路d2和管路d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利用油压腔室内两端压力差,推动活塞阀芯左右运动,使得导油管与活塞阀芯的连通面积发生改变,从而改变油液经过活塞阀芯的速度,改变阻尼,使得减振器的阻尼值随路况发生变化。本发明对执行元件的要求较低、性能可靠,并且由于直接依靠缸体上下腔的油压差对节流口进行控制,使得它不仅能够适应多种路况,还能根据路况实时自动调节阻尼,可满足各种车辆在各种工况的需要和多种道路状况,提高了乘坐的舒适性及行车的安全性。
2、本发明未应用额外的传感器、步进电机等装置,成本大大降低,节能可靠;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易于维修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全面地解释本发明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结合以下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减振器结构的主视剖视图;
图2是图1中油压腔5的内部构造放大图;
图3是图2中活塞阀芯9的轴测图;
图4是图1中液压回路d的组成及其连接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减振器在压缩行程时的油液流动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减振器在伸张行程时油液流动示意图;
图中:1.缸体;2.浮动活塞;3.活塞;4、6.单向阀;5.油压腔;7.油压腔室;8、10.弹簧;9.活塞阀芯;10.通孔;11.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69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推拉力测试夹具
- 下一篇:香烟条盒包装机及其条包转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