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管密封部件的防脱构造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46833.9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4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宫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骊住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L17/00 | 分类号: | F16L17/00;E03C1/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姜虎;陈英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管 密封 部件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管密封部件的防脱构造。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防止密封部件从连接管脱落的防脱构造,该密封部件在将连接管的端部插入连接到配对部件的连接孔中的状态下,对它们之间进行密封。
背景技术
以往,一般地,在将在管内部流动流体的连接管的端部插入到配对部件的连接孔进行连接时,预先在连接管端部外周面安装O型环等环状密封部件,通过该密封部件将连接管的端部和配对部件之间进行密封。作为此时连接管的密封部件的防脱构造,有时在连接管端部的外周面的整个圆周上,设置从外周面向径向内方凹陷的形状的保持槽。通过在该保持槽中嵌入密封部件,能够防止密封部件脱落。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种密封部件的防脱构造。
然而,在这样将用于嵌入密封部件的保持槽直接设置在连接管的情况下,存在难以对连接管(例如金属管)加工形成保持槽,或用于加工的成本变高等问题。而且,在使用金属管作为连接管的情况下,由于需要增厚金属管壁厚,使连接管的重量变重了。另一方面,在使用树脂管作为连接管的情况下,虽然能够在形成树脂管的同时形成保持槽,但是在该情况下为了形成保持槽而使模具结构变得复杂,模具费用会变高。
作为其他方法,专利文献2中示出了关于“导向可动式的管密封构造”的方案,在该方案中,在管(1)的端部的外周面设置了导向环(2)、(3),在他们之间形成环状的凹空间。在该凹空间安装O型环(密封部件)(4),而且,对管(1)的前端进行扩孔加工来防止导向环(3)脱落,由此借助于导向环(3)防止O型环(4)的脱落。在该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方案中,尽管不需要在连接管形成密封部件用的保持槽,但是必须对连接管的端部进行扩孔加工,因此,存在依然需要对连接管进行加工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8928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公平1-448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将以上那样的情况为背景,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便宜的价格提供能够以简单的构造防止安装于连接管的密封部件脱落,且不需要对连接管自身进行用于防止密封部件脱落的槽加工等的连接管密封部件的防脱构造。
本发明涉及以下的连接管密封部件的防脱构造。
[1]一种连接管密封部件的防脱构造,具有:连接管,在其管内部能够流动流体,且其端部连接于配对部件的连接孔;环状的密封部件,其安装在所述连接管的所述端部的外周面,对所述端部和所述配对部件之间进行密封;以及防脱部件,其具有被压入到所述连接管内部的压入部以及比所述压入部的外周面更向径向外方竖立的壁部,在将所述压入部从轴向一端向所述连接管内部压入而将所述防脱部件安装于所述连接管的状态下,所述壁部位于所述连接管的轴向外侧,而且比所述连接管外周面中的安装有所述密封部件的外周面更向径向外方突出,并且在轴向上与所述密封部件相对置,从而通过所述壁部的止挡作用,防止所述密封材料脱落。
[2]根据[1]所述的连接管密封部件的防脱构造,在所述防脱部件上,在所述压入部的径向外表面,沿周向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突部,该突部在沿轴向从所述壁部隔开的位置向径向外方突出,在所述壁部,与所述突部对应地设置有多个贯通孔,该贯通孔在所述突部所在的周向位置沿轴向贯通所述壁部,所述防脱部件利用所述突部被压入到所述连接管中。
如以上那样,在本发明中,将防脱部件压入到连接管端部进行安装,而且,利用防脱部件的壁部的止挡作用,防止连接管端部外周面所安装的环状密封部件脱落。
根据本发明,只将防脱部件压入到连接管进行安装,就可以防止密封部件从连接管脱落。因此,根据本发明,无论连接管是金属管还是树脂管,都能简单地实现连接管密封部件的防脱构造。另外,由于也可以不对连接管自身直接实施用于防止密封部件脱落的加工(由于可以省却实施),所以能够廉价地构成密封部件的防脱构造。
在本发明中,在压入部的径向外表面,在沿轴向从上述壁部隔开的位置,沿周向隔开间隔地预先设置多个向径向外方突出的突部,能够利用这些突部将防脱部件压入到连接管(上述[2]的发明)。由此,能够容易地将压入部向连接管压入,即能够容易地通过压入对防脱部件进行安装。在此,压入部能够预先构成为筒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骊住株式会社,未经骊住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68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加油管
- 下一篇:一种带锥面密封调节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