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以实现固液气相分离的无源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5930.6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6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郑铁江;薛建军;潘洁;吴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百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百川化工(如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0 | 分类号: | B01D36/00;B01D5/0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曾丹 |
地址: | 2144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以 实现 固液气相 分离 无源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源过滤器,特别涉及一种在工业化生产中可实现固液气相分离的无源过滤器。
背景技术
有关过滤器的结构和功能的公开资料确实不少,但是一般都是针对固液、气液或气固两相分离的。中国专利ZL 201020533881.0虽然也提出了可同时分离固液气三相的装置,但那是有转轴和转鼓结构的装置,工作时要在外部转动电机的带动下进行的,实际上仍属于有源设备。在无外部运动部件的情况下,要实现固液气三相分离的设备或方法倒是不多。
工业上常有要在带温和/或带压条件下放料的情况。在带温和/或带压条件下,反应釜内的物料往往是固、液、气相均有的。物料放出来时,更伴随着泄压的过程,气相物料会带着其它相的物料往外喷,引起物料的损失、分离的困难。当物料还带着温度时,还可能会发生烫伤等事故。
所以,针对工业上放料的实际情况,研制一种结构简单、可以同时实现固液气相分离的设备非常有必要的。如果能够借助反应釜或上游容器中的压力,或气源的压力推动物料的移动,避免给过滤器再配置电动机等有源部件,降低运动部件可能带来的机械伤害、减少制作成本都有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固液气相分离的无源过滤器,在不配置有源部件的情况下,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来实现固、液、气相分离的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以实现固液气相分离的无源过滤器,其创新点在于主体部分主要由包含了开口朝上的筐状滤网的相分离部分、液相收集腔、接收罐、气相出口、冷凝器、冷凝液收集腔等几部分组成,结合了一些阀门、快速接头和软管等辅助部件,其中,
相分离部分上有盖子,盖子上有拉手,盖子四周配置紧固螺栓,盖子和相分离部分的侧壁之间有密封圈;
盖子上有法兰盘导引的连接管;
开口朝上的筐状滤网点焊在支架上,支架有翻边、有把手,搁置在相分离部分内壁口的滤网托圈上,气相出口开在筐状滤网侧面的相分离部分的侧壁上部;
盖子上设置压力表;
液相收集腔的底部设置阀门,阀门后通过快速接头、软管和接收罐相接;
气相出口接一个阀门;
气相管路的阀门后面用快速接头和冷凝器、冷凝液收集腔相接,连接的横管部分用冷凝器斜撑支撑,冷凝器的管程内径和冷凝液收集腔的内径一致,冷凝器放置在冷凝液收集腔的上方,冷凝器的夹层中通冷却介质;
冷凝液收集腔的底部设置阀门;
冷凝器的顶上用快速接头和变径转接头相接;
变径转接头后面接阀门和弯管,弯管出口用软管导引到接收罐中;
过滤器相分离部分的底部装有滑轮。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 过滤器相分离部分的盖子上设置法兰盘导引的连接管、盖子上设置拉手,既可以在用法兰连接时承接来自反应釜或上游容器的物料,又可以在拆开法兰连接、釜盖上的紧固螺栓时,方便地打开过滤器相分离部分的盖子,通过把手提出滤网支架,倒出筐状滤网中收集的固体颗粒,清洗过滤器相分离部分中的筐状滤网和内壁。
2) 盖子和相分离部分的侧壁之间的密封圈可用于防止气相成分未经冷凝直接从过滤器相分离部分盖子和侧壁之间喷出。
3) 采用开口朝上的筐状滤网,既可以在滤网的下部实现固相和液相的分离,又可以在滤网的侧面实现固相和气相的分离,使得在一个设备中,液相在重力作用下渗过滤网下部的孔眼后,在液相收集腔暂时停留后,受反应釜内压力的驱动,进入接收罐,固体颗粒部分被收集在筐状滤网中,气相出口开在筐状滤网侧面的相分离部分侧壁上部可以使滤网兼起到把气相中夹带的固体颗粒过滤下来的作用,气相通过冷凝器后,大部分被冷凝下来,转化为液相,被收集在冷凝液收集腔中,少部分未来得及被冷凝的气相还可以通过软管接入接收罐中,经空气冷凝后再被收集下来。
4) 过滤器相分离部分盖子上设置压力表可用于观察过滤器相分离部分中的压力,控制反应釜或上游容器的放料速度。
5) 过滤器液相收集腔的底部有阀门控制,通过阀门的开关可选择是直接将液相压入接收罐,还是尽可能保留在液相收集腔中。用快速接头和软管来方便地连接过滤器相分离部分和接收罐,可以较灵活地进行设备的布置。
6) 气相出口接一个阀门,使得过滤器在需要或不需要分离气相的不同工况下都可以使用。
7) 冷凝器的管程内径和冷凝液收集腔的内径一致,冷凝器的顶上用快速接头和变径转接头相接,拆开该处的快速接头,可用一清洁刷清洁冷凝器内壁粘结的物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百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百川化工(如皋)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百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百川化工(如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59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