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直径微变形减震桩护壁隔离层的施工方法及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5896.2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2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刘睿;罗宗礼;胡畔;吴小鑫;刘岩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60 | 分类号: | E02D5/6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径 变形 减震 护壁 隔离 施工 方法 结构 | ||
1. 一种大直径微变形减震桩护壁隔离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在桩孔的混凝土护壁表面涂抹一层干粉粘结砂浆;
步骤2、在干粉粘结砂浆层表面固定一组木条,木条用膨胀螺栓轴向固定在桩孔的混凝土护壁上,一组木条沿混凝土护壁均匀固定;
步骤3、在木条之间的孔壁上粘贴外层挤塑板;
步骤4、在外层挤塑板和木条上粘贴内层挤塑板;
步骤5、内层挤塑板上铺设彩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粉粘结砂浆层的厚度为5~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条的截面形状为矩形,长度与桩孔深度相同;沿木条长度方向钻一组用于固定木条的螺栓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孔为台阶孔,膨胀螺栓的螺母陷入台阶孔内,以保证木条表面的平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挤塑板和内层挤塑板的形状与木条形状相同为矩形条状;外层挤塑板直接粘贴在干粉粘结砂浆层表面;内层挤塑板粘贴在外层挤塑板和木条表面;内层挤塑板的接缝与外层挤塑板的接缝错开粘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彩钢板为宽度1.1米的彩钢板卷,铺设时从桩孔的底部向上分层铺设,彩钢板用铁钉固定在木条上;纵向接缝搭接宽度为30cm,层与层之间的纵向接缝交错设置;水平接缝为上层压下层的搭接方式,搭接宽度为10cm。
7.一种大直径微变形减震桩护壁隔离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大直径微变形减震桩孔(1),大直径微变形减震桩孔的内壁设有混凝土护壁(2),混凝土护壁表面设有干粉粘结砂浆层(3),沿大直径微变形减震桩孔圆周均布有一组木条(4),木条与木条之间设有外层挤塑板(5),木条和外层挤塑板内表面设有内层挤塑板(6),内层挤塑板的内表面设有彩钢板(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条(4)经膨胀螺栓(8)与混凝土护壁(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彩钢板(7)为卷板,彩钢板环桩孔分层设置,彩钢板两端的纵向接缝(10)为搭接,纵向接缝交错设置,搭接宽度为20~40c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彩钢板环桩孔分层设置,层与层之间的水平接缝(11)为上层压下层搭接,搭接宽度为8~12cm;彩钢板(7)经铁钉(9)与木条(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589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定时开启保险盒的挂钟
- 下一篇:一种无人直升机升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