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缩短三七轮作周期的处理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345055.1 申请日: 2013-08-09
公开(公告)号: CN103404343A 公开(公告)日: 2013-11-27
发明(设计)人: 刘大会;金航;王丽;方艳;季鹏章;崔秀明;石亚娜;朱新焰;张立宪;杨野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50000 云南***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缩短 三七 轮作 周期 处理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防治三七连作障碍,缩短三七轮作周期的方法,属中药材种植技术。

背景技术: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驰名中外的名贵中药材,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三七也是我国特有的生物资源,主要以根和根茎入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定痛的功效。云南文山及其周边地区为三七道地产区之一和目前三七最大的产地,被命名为“中国三七之乡”。现文山三七每年种植面积为10Khm2,年产量达1000万公斤,年农业产值近60亿元,面积、产量均占全国98%以上。三七产业在中医药事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已占有重要地位。

在农业生产上,同一作物或近缘作物连作以后,即使在正常管理的情况下,也会产生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生育状况变差的现象,这就是连作障碍。三七种植生产上连作障碍问题十分严重,土地需要8-10年以上的轮作周期才能继续种植。由于三七生长环境的特殊性和适宜种植区域分布的狭小性,连作障碍问题导致三七种植土地周转困难,进而形成了三七适宜种植地块十分紧张,并已呈现出适宜种植区域向次适宜地区域转移,影响了三七药材质量和产量的提升,并严重制约着我国三七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七连作障碍的原因主要归为土壤有害微生物增加、土传病害加重、土壤次生盐渍化及酸化、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和微量元素亏缺以及植物自毒作用等。本发明在三七生长发育习性和田间生产种植习惯的基础上,针对三七连作障碍的原因,建立一套有效防治三七连作障碍效应,大幅缩短三七轮作周期(间隔3年),缓解三七种植土地周转困难和适宜种植地块紧张的难题,保证三七的质量和道地性,促进三七产业可持续发展。该方法对指导其他中药材防治连作障碍,缩短轮作周期也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经文献检索,未见与本发明相同的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治三七连作障碍,大幅缩短三七轮作周期的方法,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缓解三七产地种植土地紧张,保证三七质量和道地性。本发明的原理是采用暴晒、炕土、深翻、水洗和科学建棚的物理方式,合理轮作和种植绿肥农业方式,种植天然植物万寿菊来杀地下线虫、抑制土壤病菌和追施农业废弃物制作的土壤调理剂的生物方式,以及施用石灰和平衡施肥的化学方式,抑制土壤病原微生物、杀灭地下线虫、缓解土壤酸化和盐分累积、降低自毒效应、改良土壤结构、平衡土壤养分和改善三七棚结构,配合使用进行综合防治三七连作障碍,缩短三七轮作周期。本发明通过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的综合方法手段,抑制土壤病原微生物、杀灭地下线虫、缓解土壤酸化和盐分累积、降低自毒效应、改良土壤结构、平衡土壤养分和改善三七棚结构,从而可以在间隔3年的种植地块继续种植三七,有效防治连作障碍,缩短三七轮作周期,且方法简单易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缩短三七轮作周期的方法,技术方案包括步骤如下:

(1)采收当年

a.田间清理除杂,

b.暴晒和霜冻杀菌;

(2)第一年

a.春季土壤消毒和调节土壤pH值,种植玉米或者水稻,

b.秋季秸秆焚烧炕土、土壤深翻炕晒和种植绿肥;

(3)第二年

a.春季绿肥收割翻压,整地种植万寿菊,

b.秋季万寿菊秸秆还田,整地种植小麦;

(4)第三年

a.春季小麦收割和秸秆还田,整地种植陆稻,

b.秋季陆稻收割,土壤深翻炕晒,施用土壤调理剂和连作土壤矫正专用肥;

c.冬季打桩建棚,

d.整地做畦,定植三七。

优选地,其中步骤(1)中,

a.田间清理除杂,是指,三年七采收后拆除荫棚设施,并将田间厢草连同三七残体一起全部清除到田外进行烧毁;

b.暴晒和霜冻杀菌,是指,田间清理除杂后,让老三七畦面在太阳下进行暴晒炕土和霜冻,杀灭田间病菌,同时,清除畦沟中积土,以利田间排水,及时冲洗掉畦表土中过量的盐分离子。

优选地,步骤(2)中,

a步骤具体为,

雨后在老三七畦面上撒施一层生石灰和钙镁磷肥进行土壤消毒和调节土壤pH值,然后将畦面表土进行浅翻保墒,采用打坑点播玉米或者种植水稻;

b步骤具体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50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