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氨酸喷浆造粒生产复合肥的新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44491.7 | 申请日: | 2013-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7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尹显池;刘少雄;肖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阳市湘大化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4 | 代理人: | 周后俊 |
地址: | 422001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酸 喷浆 生产 复合 新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肥生产工艺,具体地说涉及改良型氨酸喷浆造粒生产复合肥的新工艺。
背景技术
中国是农业大国,化肥需求量大,而国内化肥工业起步较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欧洲、北美等国的大型化肥企业大举进军中国市场。同时,国内化肥生产企业众多,产品日趋同质化,复合肥生产技术与研发还比较薄弱。目前,我国复合化肥传统的生产工艺主要是蒸汽造粒和转鼓干燥,这种生产工艺存有以下缺陷:一是造粒物料的水份含量高,干燥系统负荷高,干燥所需热量多,烘干用煤量高;二是把尾气洗涤液当作废水直接排掉,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原料消耗高;三是造粒过程需要大量蒸汽,锅炉煤耗高;四是出造粒机物料成球率低,系统返料多,设备负荷大,耗电量高;五是烘干过程由于需要较高的温度,生产高氮复合肥时,部分尿素容易生成缩二脲,产品使用过程中容易烧坏作物种子和根。目前国内生产N、P、K复合肥主要有两种生产工艺:即喷浆造粒与氨化造粒。喷浆造粒的生产工艺较成熟,生产操作稳定,目前生产的企业较多。但喷浆造粒的反应是用传统的槽式中和,反应停留的时间长达30分钟以上,中和度低,只能做到1.1左右,所以它的产品氮含量低,反应停留时间长,磷酸中的磷酸盐沉淀,造成磷的退化,所以水溶磷含量低。氨化是磷酸一铵溶解后,和脱氯后的硫酸氢钾一起混酸,再在管式反应器里和氨气一起发生中和反应,再喷到造粒机的料层里,形成涂布造粒,使砂性物料长大的造粒过程。转鼓氨化造粒由于其操作条件范围较小,操作较难控制,生产正常的厂家较少。国内较为先进、成熟的复混肥新技术是氨酸造粒技术,氨酸造粒是氨和酸在造粒机的料层里发生反应,利用硫酸和氨、磷酸一铵和氨的反应热及其粘性和砂性物料粘合成粒的过程。该技术有显著优点,降低成本明显,成球率较高,产品外观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被越来越多的复混肥生产企业所采用。但随着国家对液氨、硫酸等危险化学品控制力度的加大,采用该技术的企业都要建设氨站等设施,投资较大。一些小的复混肥企业由于安全环境及资金等方面的问题,难以建设氨站等设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缺陷,对现有氨酸喷浆造粒工艺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改良型氨酸喷浆造粒生产复合肥的新技术,以满足无氨站的小型复混肥企业升级改造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氨酸喷浆造粒生产复合肥的新工艺,包括下述步骤:配料→喷浆→造粒→烘干→冷却→筛分→计量→成品检测;配料是将氯化钾、磷酸一铵、氯化铵等原料放入搅拌机中混合均匀;造粒是混合后的原料通过造粒机包裹成粒,其特征在于:造粒前对混合后的原料喷浆,其步骤如下:
a、配制氨酸:在氨水罐内将28%浓氨水用洗涤水稀释成20%的稀氨水,经氨水泵加压到0.2~0.3MPa计量后送入管式反应器;将98%浓硫酸经硫酸泵加压到0.2~0.3MPa计量后送入管式反应器;稀氨水与硫酸在管式反应器内反应50~60秒钟生成高温的氨酸溶液,
b、在氨酸溶液中按重量比加入47~52%的尿素和1.8~2.2倍的水混合成粘性料浆,将粘性料浆直接均匀喷洒在造粒机中的料层上;原料中加入碳酸氢铵控制物料pH值5.8~6.3;以上物料及原料、系统返料在造粒机包裹成粒。
c、造粒机产生的水蒸汽及多余的气体由尾气风机带出,经水洗涤后排放,循环洗涤水一部分用来稀释浓氨水,一部分循环利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述积极效果。
一是采用浓氨水和碳铵共同作为氨化介质,不需新建氨站,减少氨站投资;另一方面采用部分碳铵氨化磷酸一氨,延长氨化时间,有利于氨化反应进行,尤其是针对颗粒较粗的磷酸一铵更有利,同时也有利于造粒温度的控制和提高。
二是浓氨水和浓硫酸价格低廉,市场易购,且无重大安全隐患,原料腐蚀性小,设备简单易自制,可显著降低固定资产投资。
三是该技术针对不同的复合肥品种,通过调整浓氨水、碳铵及硫酸的用量均可达到理想的造粒效果和颗粒外观,产品外观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可作滴灌肥、喷施肥,产品质量优于国标。
四是产量提高约40%,成本明显降低,吨肥可降低成本50~80元。
五是产品质量明显提高,缓解了复合肥结块的问题,颗粒圆整、光滑、抗压强度增加,利用液氨作为氨化介质,加入稀硫酸作为粘结剂,提高磷酸铵等肥料盐的溶解度,肥料水溶性好,水分含量低,便于农户和集体化经营者使用。
六是本技术造粒尾气废气少,处理简单,可充分利用原有的干燥尾气洗涤系统,即可达到排放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阳市湘大化肥有限公司,未经邵阳市湘大化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44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