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3250.0 | 申请日: | 2013-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42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胡朝景;黄雍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K9/20 | 分类号: | F21K9/20;F21V17/00;F21V7/04;F21V19/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34 | 代理人: | 康春,唐芳芳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光源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源模组,尤其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
背景技术
相比于传统的发光源,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污染低、寿命长等优点,其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光源,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领域当中。
常见的光源模组包括有阵列式排列的若干发光二极管光源和罩设于每一发光二极管光源的透光光学元件,为使发光二极管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面光源,该光学元件上方通常设置一扩散板。为了获得较大且均匀的扩光分布面积,该发光二极管光源与扩散板之间具有较大距离以获得较长的混光距离较长,而使得使用该光源模组及使用该光源模组的装置如背光模组、灯具的厚度较大。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薄型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及使用该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的背光模组。
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包括一第一光学元件及设置于该第一光学元件内的发光二极管光源和一设于该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正向出光路径上的第二光学元件,该第一光学元件设有一通槽,该发光二极管光源设于该通槽内,该第一光学元件具有一围绕通槽的第一反射面,一朝向该第二光学元件的第二反射面以及连接该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的一连接面,该第二光学元件具有一正对该发光二极管光源的反射面,射到该第二光学元件的反射面上的光线被反射到第一光学元件的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上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
由于该第一光学元件的第二反射面、第一反射面以及第二光学元件的反射面具有反光特性,发光二极管光源发出的大部分光线在第一光学元件和第二光学元件间反复反射最后出光,如此,使得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的中间区域的光强减弱,周围区域的光强增加,从而平衡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中间与周围区域的光强,使得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的出光亮度更为均匀;另外,由于大部分光线在第一光学元件和第二光学元件间反复反射最终出光,从而可缩小混光距离,进而使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的厚度减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32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