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钻井固废土制备混凝土或混凝土砌块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3215.9 | 申请日: | 2013-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5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罗平凯;吕玉胜;王勋;彭兵;粟建辉;杜利;罗荣川;宋佳;刘俊;凌兵;邱林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西南石油局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刘克勤;谢天府 |
地址: | 10002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井 土制 混凝土 砌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气开发环境保护领域,涉及一种用钻井固废土制备混凝土或混凝土砌块的方法,使钻井固废土得以资源化利用。
背景技术
在钻油气井时,要不断地向井筒内注水,会产生大量岩浆废液,废液中的金属离子和有机物会污染环境,故采用固化技术进行处理,该技术通过固化剂将钻井废液中的有害成分进行转化﹑封闭﹑固定,再经固液分离,使分离后的废水中的有害成分含量达到环保规定的排放标准,分离出的固体物质称为固废土,需要进行再处理,由于固废土成分复杂,含水率在50%—70%之间,且水分较为稳定,挥发缓慢;不易破碎,给进一步资源化处理带来很大的困难。现有的处置方案有如下两种:一是挖坑填埋,二是用来造地。填埋处置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造地处置由于固废土的固有性质,造地后短时间不适合植物生长,需要数年熟化后才能栽培作物。
综上所述,目前还没有给固废土找到更好的出路,随着油气田开发规模的迅速扩大,固废土的处置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石油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井场建设投资中,土建投资占的比重最大,土建工程包括井场地坪、道路和护坡,由于井场在野外,需要修建道路与公路接通,筑路要耗费大量水泥,修筑井场护坡也要用大量石砌块和水泥,其次是地坪,也要用不少水泥,这三项工程成为井场建设投资的主要部分。如果能就地取材,把固废土改造成建筑材料,代替水泥,用于井场建设,必将大幅度降低井场建设投资。由于固废土含有20%左右的无机物,主要是硅、铁、铝和钙等,故可用固废土作为原料生产各种建材,例如混凝土及其砌块,用于井场护坡、道路、地坪修建,从而实现钻井固废土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彻底解决固废土处置问题。目前尚未发现用钻井固废土作为原料生产建材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钻井固废土制备制备混凝土及其砌块的方法,将该方法制备的混凝土及其砌块用于井场护坡、地坪、道路修建,从而实现钻井固废土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彻底解决固废土处置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钻井固废土制备混凝土的方法,该方法是用钻井固废土作为主要原料,用砂石作为骨料,再加入胶合材料,混合均匀,即得混凝土,具体步骤如下:
1)、准备步骤
-将固废土滤饼用剪切式破碎方法制成粒径≤2cm的小颗粒,并将其含水率调整在55%-65%范围内;
-将砂石淘洗干净并晾干;
-制备胶合材料,将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混合均匀,制得胶合材料;
无机胶凝材料(水泥) 20-24份
无机胶凝材料(改性稻壳) 15-18份
高分子稳定剂(羟乙基纤维素) 0.1-0.2份
添加剂(聚丙烯磷酯类合成石料粘结剂) 0.2份
添加剂(高分子吸水树脂) 0.3-0.6份
无机填料(生石灰) 57-64份
2)、混合步骤
将步骤1)中的原料按如下重量比混合均匀,制得混凝土,即可用于现场施工。
含水率55%-65%的固废土 60份
胶合材料 30份
沙石 10份
在上述方案中,固废土颗粒的含水率最好调整到60%,调整方法是:若固废土颗粒的含水率高于60%,则置于空气中晾晒,若固废土颗粒的含水率低于60%,则加水浸泡。
进一步地,将步骤2)制得的混凝土送入制砖机中,挤压切割成砌块坯,置于空气中覆盖养护,视气温和空气湿度养护7-28天,制得混凝土砌块。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现场施工的具体步骤是:
1)、将施工现场地基压平、压实,用水冲洗干净并晾干;
2)、将混凝土涂覆在现场地表,抹平,初凝后抹光表面,覆膜养护,直至终凝;
3)、用混凝土切割机,在终凝后的混凝土上切割出热膨胀伸缩缝;
4)、向伸缩缝中填充沥青。
当所述施工现场是道路时,所述步骤2) 将混凝土涂覆在现场地表,抹平,初凝后抹光表面,并在表面划出防滑纹,然后覆膜养护,直至终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西南石油局,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西南石油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32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