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六自由度主动隔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3083.X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8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东;李子龙;徐振高;武文山;李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15/04 | 分类号: | F16F15/04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由度 主动 装置 | ||
1.一种六自由度主动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下平台(1)、上平台(4)和六条支腿(3);六条支腿(3)分别通过固定块与上平台(1)及下平台(4)连接,构成史都华并联机构;在下平台(1)上的三个固定块的位置形成等边三角形,在上平台(4)上的三个固定块的位置也形成等边三角形,六条支腿(3)结构相同,相邻的两支腿互相垂直,各支腿(3)均包括主动执行器和空气弹簧,主动执行器与空气弹簧形成并联结构,其中空气弹簧作为被动隔振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自由度主动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3)包括下柔性块(3.1)、空气弹簧壳体(3.2)、进气孔(3.3)、密封膜(3.4)、活塞体(3.5)、压环(3.6)、柔性圆片(3.7)、负载连接板(3.8)、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3.9)、主动执行器、速度传感器(3.12)和上柔性块(3.13);
下柔性块(3.1)位于支腿下部,空气弹簧壳体(3.2)底部与下柔性块(3.1)连接,空气弹簧壳体(3.2)开有进气孔(3.3);压环(3.6)将密封膜(3.4)压紧在空气弹簧壳体(3.2)上表面上,密封膜内圈与活塞体(3.5)连接;由空气弹簧壳体(3.2)、密封膜(3.4)、活塞体(3.5)、压环(3.6)及进气孔(3.3)共同构成一个空气弹簧;柔性圆片(3.7)外圆部分与压环(3.6)连接,其中心部分与活塞体(3.5)连接,活塞体(3.5)的运动方向只能为支腿的长度方向;负载连接板(3.8)下部与活塞体(3.5)上部连接,负载连接板(3.8)的上部与上柔性块(3.13)连接;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3.9)固定于压环(3.6)上,检测负载连接板(3.8)的位移变化;速度传感器(3.12)固定于负载连接板(3.8)上;主动执行器两端分别与负载连接板(3.8)和压环(3.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六自由度主动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柔性圆片(3.7)的形状为轮辐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六自由度主动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执行器为由音圈电机定子(3.11)、音圈电机动子(3.11)组成的音圈电机;音圈电机定子(3.11)固定于压环(3.6)上,音圈电机动子(3.11)固定于负载连接板(3.8)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六自由度主动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执行器为由音圈电机定子(3.11)和音圈电机动子(3.11)组成的音圈电机;音圈电机动子(3.11)固定于压环(3.6)上,音圈电机定子(3.11)固定于负载连接板(3.8)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308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