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秀珍菇培养料的配制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342603.5 申请日: 2013-08-08
公开(公告)号: CN103416224A 公开(公告)日: 2013-12-04
发明(设计)人: 刘万顺 申请(专利权)人: 刘万顺
主分类号: A01G1/04 分类号: A01G1/04;C05G3/00
代理公司: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高桂珍
地址: 221000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秀珍菇 培养 配制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秀珍菇培养料的配制方法,特别是利用桑木屑为主要原料配制秀珍菇培养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江苏丰县地区为古黄河改道后冲刷、淤积形成的平原地带,土层均是从古黄河上游数千公里冲刷下来的淤泥细沙石等淤积而成,土质沙壤层,透气性特别好,土层中富含有植物生长需要的各种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各种有机和无机营养肥料,因此土壤非常肥沃。另外,丰县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尤其是秀珍菇的生长。

秀珍菇,隶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秀珍菇形态优美,菌盖厚实,质地脆嫩,清新爽口,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真菌多糖、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丰富且具有保健功能。经测定,鲜菇中含蛋白质3.65%~3.88%、粗脂肪1.13%~1.18%、糖分23.94%~34.87%,还含有纤维素、矿物质元素等。秀珍菇的蛋白质含量接近于肉类,比一般蔬菜的蛋白质含量高3倍~6倍。另外,秀珍菇含有人体自身不能制造而日常饮食中又非常缺乏的苏氨酸、赖氨酸、亮氨酸等。可见秀珍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鲜美可口、风味独特的健康食品,但是由于秀珍菇需要的生长环境相对苛刻,对温度、湿度、光线都有较高的要求,所以秀珍菇的培育一直受到环境的限制。而我国又是养蚕大国,蚕桑的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每年养蚕结束以后,都有大量的养蚕副产品尤其是桑枝被农民弃置在田间地头,发霉腐烂,继而污染环境。经测定,干桑条中含粗蛋白14.0%、糖10.5%、粗脂肪2.0%、铁0.41%、钾0.45%,而这些物质均是栽培秀珍菇的优良原料。因此,若能将弃置的桑枝加入秀珍菇的培养料,则可以解决大量桑枝被弃置及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那么,如何将桑枝融入秀珍菇的培养料中逐渐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大量桑枝被弃置及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秀珍菇培养料的配制方法,该方法是利用桑木屑作为秀珍菇培养料的主要成分。制作出的培养料含营养足、发菌快、发菌多,秀珍菇质量好、生长浓密、生长力强、产量高、防病性能好。另外,该培养料价格低廉,材料易取,配方及制备方法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因此,该秀珍菇培养料的配制方法既充分利用了蚕桑生产的下游产品,延伸了蚕桑生产的产业链,又找到了一条提高秀珍菇产量和质量的有效途径。变废为宝、净化环境的同时又可以生产出香美可口、味鲜健体的秀珍菇,可谓一举多得。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方案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1. 拌料装袋,所需基质的配制比例为:桑木屑50%~70%、棉籽壳20%~30%、麸皮10%~15%、石膏1.0%~2.0%、石灰1.0%~2.0%,桑木屑在使用前要经过发酵处理:先过筛,去杂质;然后建堆,堆底宽5.0m~8.0m,高1.8m~2.0m,长度不限,成龟背型;木屑表面撒生石灰粉,喷水均匀使其自然发酵,并在料堆上面和四周覆盖薄膜增温,4天~5天后待料堆内的温度上升至60℃时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力求内外、上下位置对调,以达到发酵均匀的效果;然后相隔6天——5天——4天连续翻堆3次,整个桑枝屑发酵过程需要20天~23天,当桑木屑呈深褐色并具有一定香味时方可使用;根据基质的配合比例准确称取其它各种原料与发酵后的桑木屑充分搅拌,边拌边喷水,将原料拌匀,确保培养料的含水量达到60%~65%,以手紧握培养料时指缝中有水印而不滴水、松手后培养料依然成团、掷地后松散不成团为准;选用18cm×??38cm规格的低压聚乙烯专用塑料袋盛放培养料,每袋重0.9kg~1.0kg ,装袋时避免机械和人为损伤,确保松紧适宜,袋口采用纱线扎口即可;

2.灭菌、接种,装袋后就上灶灭菌,在常规灭菌温度100℃下保持10小时~12小时,灭菌后将料袋搬入经过消毒的冷却室内,待料温降至28℃时,在无菌室内接种;每瓶秀珍菇菌种可接种40袋~50袋,将接种后的菌袋放回室内发菌培养;

3.发菌管理,发菌的最适宜温度是25℃,当菌丝直径长到2㎝~4㎝时进行一次翻袋,剔除被杂菌污染的菌袋;发菌期间应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培养室内空气新鲜;25天~30天后菌丝即可长满全袋,进入出菇阶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万顺,未经刘万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26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