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废水排放的净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2563.4 | 申请日: | 2013-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9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崔志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丽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蒋常雪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排放 净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净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废水排放的净水系统。
背景技术
时代发展中,对于环境的污染不断加深,尤其是对水源的污染日益严重。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物质,为了可以安全,健康的引用水源,人们发明了净水器,一种对污水进行净化,过滤后可以供人们饮用的设备。
传统的净水器,一般分为五个步骤对水进行过滤。第一步,通过PP棉滤芯,对较大的颗粒,毛发、胶状物等进行过滤;第二步,通过颗粒活性炭系统,吸附掉水中的氯,水溶的重金属,降低钙、镁、离子水体硬度,延长RO过滤器材的寿命;第三步,通过高密度烧结活性炭系统,去除铁锈、悬浮物、剩余的氯、镁等,保护RO膜;第四步,通过RO膜过滤系统,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杂质,以及细菌等有害物质;第五步,通过高密度活性炭(T33),提高水质的口感,补充人体需要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第一点,传统净水器系统一般指配有一个纯净水出口,专门用于过滤供人们饮用的水,并且过滤的效率有限,不能进行快速大量的过滤,无法满足水对人们除饮用以外,其他用途的使用。
第二点,传统净水器系统采用内置橡胶气袋的储水罐,安全性能不高,而且储水量不高,一般只有5kg左右。
除了以上不足外,传统净水器系统在一些部件使用上的也有很多不理想,使得净水器系统的抽水能力差,可控制性低,综合实用性低。
一般的纯水系统,普遍采用砂滤-活性碳过滤-反渗透的处理工艺,过滤装置普遍采用砂、碳滤器。由于砂、碳滤器中砂滤的过滤精度一般为数十到数百微米,原水中的大量细小悬浮物不能得到截留,而活性碳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被吸附饱和从而使过滤出水的水质较差,失去对后续反渗透膜元件的保护作用,影响反渗透膜元件的使用寿命。而且当砂滤、活性炭过滤在压差达到一定值时,需要进行反冲洗来把截留在滤层上的悬浮物等物质冲走。目前绝大部分砂、碳滤器的运行、反洗都通过人工操作,不但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有可能会因为工人的熟练程度不够而引起误操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废水排放的净水系统,通过该系统,能够实现有效纯化自来水,实现自来水纯化后直饮和纯化水的其他用途,纯化系统使用寿命长,维修便捷,具有实时监控检测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废水排放的净水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进水口1、三面转向阀12、13和15、过滤器2、高压泵3、具有无机过滤膜的高精度过滤器4、监控检测装置14、第一高压开关5、第二高压开关9、压力桶7、第一电磁阀6、第二电磁阀11、生活水龙头10、净水龙头8,其中所述进水口1与过滤器2、高压泵3、具有无机过滤膜的高精度过滤器4依次通过管道连接,进水口1通过三面转向阀12又与电磁阀11连接,电磁阀11的另一端通过三面转向阀15分别与高精度过滤器4的中水出口端和高压开关9连接,在所述中水出口端与三面转向阀15之间设置有监控检测装置14,高精度过滤器4的净水出口一端通过与高压开关5之间设置有监控检测装置14,高压开关5与三面转向阀13连接,三面转向阀13又连接压力桶7和净水龙头8,三面转向阀13与压力桶7之间设置有电磁阀6,在过滤器2的出口设有监控检测装置14。
自来水经进水口1经过过滤器2,在高压泵3的加压的前提下,在经过具有无机过滤膜的高精度过滤器4制得纯净水,纯净水在压力桶7中储存,利用高压开关5及电磁阀6控制设备的启停,净水龙头8使用纯净水,具有无机过滤膜的高精度过滤器4的中水经过中水出水口供给生活水龙头10或者经过电磁阀11回到自来水进水口1中循环再利用,当生活水龙头10没打开的前提下,高精度过滤器膜中水回到自来水入水口1进行循环利用,当使用生活水龙头10的时候,高精度过滤器膜的中水直接供给生活水龙头10,这样同时对高精度过滤器膜进行强冲洗,从而延长高精度过滤器膜的使用寿命,也达到了无废水排放而制得纯净水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丽,未经刘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25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污泥或废弃物改善煤粉燃烧性能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工位级进模具冲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