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锰锌铁氧体叠烧时粘坯的烧结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0870.9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8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赵新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晶石磁性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4 | 分类号: | C04B35/6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夏晏平 |
地址: | 214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铁氧体 叠烧时粘坯 烧结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锰锌铁氧体烧结工艺,具体地讲是一种防止锰锌铁氧体叠烧时粘坯的烧结工艺。
背景技术
如今,磁性材料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信息社会和计算机、通讯、国防军工等高新技术产业重要的基础功能材料,随着电子元器件向高稳定、高可靠、轻薄短小、宽适应性方面发展,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原辅材料厂家的不断增加,磁性材料生产厂家的不断扩大,提高产品的性能,节约生产成本,批量流水生产成为MnZn铁氧体生产的必然趋势。
现有各MnZn铁氧体材料的烧结工艺均大致相同,升温曲线如图1所示,在0℃~150℃温区为磁性材料排水过程,在150℃~450℃区间是磁性材料排胶的过程,在700℃~1250℃区间是排掉产品中有害杂质的过程,如Cl-和SO3等,在1250℃~1400℃的高温区,恒温保持3-8小时后,进入降温阶段。在排水、排胶、排杂的升温过程中,为防止排水、排胶、排杂速度太快使产品发生龟裂或影响产品最终磁性能等问题,现有烧结工艺对排水、排胶、排杂的升温速度有严格限制,如在700℃~1250℃区间,升温速度基本要求控制在0.5℃/min~3℃/min,然而,采用传统的烧结工艺难以避免地在叠烧时出现产品粘连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锰锌铁氧体烧结时发生粘连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止锰锌铁氧体叠烧时粘坯的烧结工艺。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止锰锌铁氧体叠烧时粘坯的烧结工艺,至少包括将锰锌铁氧体坯件在850~1250℃区间以不低于3.5℃/min的速度进行升温烧结。
进一步,在850~1250℃区间,升温速度为3.5℃/min~7℃/min。
进一步,在850~1250℃区间,升温速度为3.5℃/min~5℃/min。
进一步,所述锰锌铁氧体为功率型锰锌铁氧体。
附图说明
图1为锰锌铁氧体磁性材料的传统烧结曲线和本发明中锰锌铁氧体磁性材料的烧结曲线对比;
图2为坯件采用传统烧结曲线和本发明烧结曲线烧结后的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功率型锰锌铁氧体磁性材料的传统烧结曲线如图1所示,具体为,在0℃~150℃温区以1.67℃/min加热为磁性材料进行排水,在150℃~450℃区间以 1.95℃/min加热对磁性材料进行排胶,在450℃~850℃区间以2.00℃/min对磁性材料加热升温,在850℃~1250℃区间以1.33℃/min加热对磁性材料内部的有害杂质进行排除,在1250℃~1400℃的高温区,恒温保持3~8小时后,进入降温阶段,然而,采用上述的升温曲线容易在叠烧时出现产品粘连的现象(如图2a所示)。
发明人在对现有功率型锰锌铁氧体磁性材料的烧结工艺进行改进时,易外发现在产品排除有害杂质的温度区间(850~1250℃),以不低于3.5℃/min的升温速度进行烧结,而其它温度区间的升温速度不改变的情况下,可有效防止叠烧时产品之间粘坯的问题(如图2b所示),而产品的其它各项性能基本与按传统烧结工艺处理后的相同。
进一步,在850~1250℃区间,优选的升温速度为3.5℃/min~7℃/min。
更进一步,在850~1250℃区间,更优选的升温速度为3.5℃/min~5℃/min。
实施例1
与传统功率型锰锌铁氧体烧结曲线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在850~1250℃的温度区间以3.5℃/min的速度升温,在其它温度区间的升温或降温速度保持不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晶石磁性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晶石磁性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08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