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中通信节点的相位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0472.7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7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述钢;崔宇昊;李宏文;张波;吴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中慧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3/54 | 分类号: | H04B3/54;H04B3/46 |
代理公司: | 广东秉德律师事务所 44291 | 代理人: | 杨焕军 |
地址: | 519085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电力线 载波通信 系统 通信 节点 相位 识别 方法 | ||
1.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中通信节点的相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集中器载波模块固定以低压电力线配电网络中某一相线的电压过零点时刻作为起始时刻,发送载波信号,执行下一步;
步骤B、通信节点接收到载波信号,启动时间差检测,根据检测到的时间差Δt计算检测相位PΔ;
当所述通信节点为中继节点时,执行步骤C,当所述通信节点为目的节点时,执行步骤E;
步骤C、中继节点检测自身相电压过零点时刻,同时根据步骤B得到的检测相位PΔ,计算中继节点的延时发送时间Δt',在中继节点自身相电压过零点时刻的延时发送时间Δt'后立即中继转发载波信号,执行下一步;
步骤D、目的节点接收到中继节点转发的载波信号,启动时间差检测,根据检测到的时间差Δt计算检测相位PΔ,执行步骤E;
步骤E、目的节点根据检测相位PΔ计算自身的相位Pd,并记录,执行下一步;
步骤F、目的节点检测自身相电压过零点时刻,在自身相电压过零点时刻发送载波信号;
当目的节点接收到的载波信号来自中继节点时,执行步骤G,当目的节点接收到的载波信号来自集中器载波模块时,执行步骤H;
步骤G、中继节点接收到载波信号,启动时间差检测,根据检测到的时间差Δt计算检测相位PΔ,同时中继节点检测自身相电压过零点时刻,根据检测相位PΔ计算中继节点的延时发送时间Δt',中继节点在自身相电压过零点时刻的延时发送时间Δt'后转发载波信号,执行下一步;
步骤H、集中器载波模块接收到中继节点转发的载波信号或目的节点发送的载波信号,启动时间差检测,根据检测到的时间差Δt计算出检测相位PΔ,根据检测相位PΔ计算目的节点的相位P'd。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中通信节点的相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电压过零点时刻均取同一个方向的过零点,即所有通信节点均取相电压向上过零点,或所有通信节点均取相电压向下过零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中通信节点的相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差Δt为通信节点所接收到的载波信号的起始时刻与该时刻之后所述通信节点的第一个自身相电压过零点时刻之间的差值,时间差Δt∈[0,20]。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中通信节点的相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差检测通过定时器减计数实现,在每次相电压过零点时刻重置定时器初值为20ms,当检测到有载波信号时停止定时器计数,定时器计数余值即为时间差Δt。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中通信节点的相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中的检测相位PΔ是指该步骤中接收信号的通信节点的检测相位。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中通信节点的相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步骤中的检测相位PΔ由分段函数公式(1)计算:
其中,Δt为时间差。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中通信节点的相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节点的延时发送时间Δt'由公式(2)计算:
Δt'=PΔ×6.67 (2)。
8.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中通信节点的相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目的节点通过公式(3)计算自身的相位Pd:
Pd=(3+Ps-PΔ)MOD3 (3)
其中,Pd为目的节点自身的相位,Ps为集中器载波模块发送相位,PΔ为检测相位,MOD表示取模运算。
9.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中通信节点的相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H中集中器载波模块通过公式(4)计算目的节点的相位P'd:
P'd=(Ps+PΔ)MOD3 (4)
其中,P'd为目的节点的相位,Ps为集中器载波模块发送相位,PΔ为检测相位,MOD表示取模运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中慧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珠海中慧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047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网络接入设备和天线选择方法
- 下一篇:单片机全双工通讯装置及通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