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烫炒勺护手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39513.0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7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徐明 |
主分类号: | A47J43/28 | 分类号: | A47J4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4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炒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烫炒勺护手,本发明属于厨房烹饪用具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炒勺是一件厨房必备的厨房用具,多用于炒菜时使用。也叫铲子。理想的铲子 应该是铁质的,因为再炒菜时在跟锅的摩擦过程中会极少部分的铁融入菜中,铁是我们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用铁铲子炒菜可以补充人体对铁的需要,不过现在市场上有很多不锈钢的,外表很好看,但是从补充铁微量元素的身体健康角度来看,还是使用铁的比较好。
中国人做饭的特点是喜欢炒菜,炒菜的过程主要是先将花生油或豆油等倒入到锅中加热,油被煮沸后再将菜品倒入,然后进行翻炒,这种做菜方法固然做出的菜比较香,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炒菜过程中经常会油星四溅,容易将手烫伤,现在的小夫妻家庭往往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不是很会做饭,这就更加使得握持炒勺的手被油星烫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炒菜过程中经常会油星四溅,容易将手烫伤,现 在的小夫妻家庭往往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不是很会做饭,这就更加使得握持炒勺的手被油星烫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防烫炒勺护手,具体内容如下:
一种防烫炒勺护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烫炒勺护手由软性材料制成,其形成为扇形平面,在其两侧具有固定后将所述扇形平面卷为圆锥筒的固定结构,在所述扇形平面的顶端具有弹性边缘,圆锥筒状态下弹性边缘包裹固定在炒勺柄上。
优选的,所述防烫炒勺护手由透明硅胶制成。
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为按扣。
优选的,所述弹性边缘由防滑橡胶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防烫炒勺护手,不用时可展开为扇形平面,且利于清洗,使用时将固定结构固定,即可卷为圆锥筒形,将其弹性边缘固定在炒勺柄上,则手可探入圆锥筒的内部空间,这样也不会被烫伤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防烫炒勺护手在展开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防烫炒勺护手在卷起时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1-弹性边缘,2、固定结构,4-防烫炒勺护手,炒勺,6-炒勺柄。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将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1如图1-2所示,一种防烫炒勺护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烫炒勺护手3由软性材料制成,其形成为扇形平面,在其两侧具有固定后将所述扇形平面卷为圆锥筒的固定结 构2、4,在所述扇形平面的顶端具有弹性边缘1,圆锥筒状态下弹性边缘1包裹固定在炒勺柄6上。
优选的,所述防烫炒勺护手3由透明硅胶制成。
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2、4为按扣。
优选的,所述弹性边缘1由防滑橡胶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防烫炒勺护手,不用时可展开为扇形平面,且利于清洗,使用时将固定结构固定,即可卷为圆锥筒形,将其弹性边缘固定在炒勺柄6上,则手可探入圆锥筒的内部空间,这样也不会被烫伤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徐明,未经王徐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95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蹦气球
- 下一篇:一种宽用途化肥防结块剂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