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田注聚井安全解堵剂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39502.2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6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蔺爱国;张菅;刘新亮;尹海亮;凌大为;李景一;申美荣;孙剑珍;丁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C09K8/524 | 分类号: | C09K8/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田 注聚井 安全 解堵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堵剂,尤其是一种油田注聚井安全解堵剂。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进行大面积的聚合物驱,应用中在取得增产效果的同时,很多注入井出现注入困难、驱替效果差等问题,严格制约着聚合物技术的应用,使产能得不到有效发挥。目前国内油田大多数处于中、后开发期,注聚是目前几乎所有油田都采用的增产增注技术,注聚井的堵塞问题日益加剧。传统的解堵剂和解堵措施效果不佳,并且给油田造成不安全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效安全的解除注聚井堵塞的油田注聚井安全解堵剂。其技术方案为:油田注聚井安全解堵剂,由以下体积百分比的组分组成:A双基固化裂解剂1.0%---5.0%、B分散剂3.0%---6.0%、C自生气体发泡增能扩散剂1.0%---5.0%,其中双基固化裂解剂是由H化学物质与络合物复配而成的,所述的这一种H化学物质是指分解后能产生氧自由基的化学物质,所述的这些H化学物质包含过氧化钙,过硫酸钾,络合物包含二苯基硫脲,乙二胺四乙酸。双基固化裂解剂是由以上所述的H化学物质中至少一种和以上所述的络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的合成产物。所述分散剂为三乙基己基磷酸,甲基戊醇,聚丙烯酰胺其中的一种,所述的自生气体发泡增能扩散剂采用亚硝酸钠与氯化铵的水溶液的复配。自生气体发泡增能扩散剂采用的亚硝酸钠与氯化铵的水溶液,配置浓度为质量百分比1%。采用上述方案,可高效安全的溶解油田聚合物造成的堵塞,解堵效率高,对聚合物造成的堵塞可以彻底解除,克服了常用解堵剂不安全性的隐患;并具有杀菌,改善水质阻止堵塞的再次形成,增加地层渗透率,提高原油流动性,增加了原油的采收率以及水井的注水量;配置简单、使用方便,缩短施工时间,减少施工成本;对地层、设备伤害小,解堵彻底。本发明注聚井解堵剂弱酸性物质,针对注聚井的堵塞有较强的溶蚀能力,在溶蚀和分解聚合物时对金属管线无腐蚀。本发明对地层无损害,对高标准的水泥不发生化学反应。经过本发明处理后的注聚井堵塞可以完全解除,而且可以将聚合物彻底分解,为了防止聚合物的再次堵塞,在表面有效阻止聚合物的再次堵塞,减缓有机和无机堵塞物的再次形成,本解堵剂的使用可以使地层岩石表面的润湿角发生翻转,是原来的亲水性改变为亲油性,对聚合物堵塞起到阻止的作用。地层岩石表面的润湿角发生翻转,使原来的亲水性改变为亲油性,对注聚井堵塞起到阻止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油田注聚井安全解堵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体积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A双基固化裂解剂 1.0%------5.0%
B分散剂 3.0%------6.0%
C自生气体发泡增能扩散剂 1.0%------5.0%
其中双基固化裂解剂是由H化学物质与络合物复配而成的,所述的这一种H化学物质是指分解后能产生氧自由基的化学物质,所述的这些H化学物质包含过氧化钙,过硫酸钾,络合物包含二苯基硫脲,乙二胺四乙酸。双基固化裂解剂是由以上所述的H化学物质中至少一种和以上所述的络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的合成产物。所述分散剂为三乙基己基磷酸,甲基戊醇,聚丙烯酰胺其中的一种,所述的自生气体发泡增能扩散剂采用亚硝酸钠与氯化铵的水溶液的复配。自生气体发泡增能扩散剂采用的亚硝酸钠与氯化铵的水溶液,配置浓度为质量百分比1%。
实施例2、
油田注聚井安全解堵剂,由双基固化裂解剂1.0%、分散剂3.0%、自生气体发泡增能扩散剂1.0%和其他成分是水组成:
其中双基固化裂解剂是由H化学物质与络合物复配而成的,所述的这些H化学物质为过氧化钙,络合物为二苯基硫脲。双基固化裂解剂是由过氧化钙和二苯基硫脲的合成产物。所述分散剂为三乙基己基磷酸,所述的自生气体发泡增能扩散剂采用亚硝酸钠与氯化铵的水溶液的复配。自生气体发泡增能扩散剂采用的亚硝酸钠与氯化铵的水溶液,配置浓度为质量百分比1%。上述各组分的药剂及水在常温下混溶后搅拌均匀即可。
实施例3
油田注聚井安全解堵剂,由双基固化裂解剂3.0%、分散剂4.5%、土酸0.2%、缓蚀剂2.25%、粘土防膨剂2.0%,和其他成分是水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95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服务器的电子版权交易方法
- 下一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药剂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