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茶鲜叶分选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39166.1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7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日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光日 |
主分类号: | B07B1/22 | 分类号: | B07B1/22;B07B1/46;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彭晓玲 |
地址: | 5468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鲜叶 分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茶鲜叶分选机。
背景技术
茶叶因具备天然、健康、饮用方便等特性,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同时人们对茶叶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茶叶的加工过程中,分选尤为重要,通过分选可以将茶叶中的杂物或不合格的茶叶进行剔除,保证茶叶的质量。在茶叶生产中,我们尽可能做到同一加工批次的茶叶基本相同,这样可以显著地提高茶叶的品质,同时也有利于茶叶加工过程中对炒制时间及温度的控制,有利于提高茶叶的质量。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220155601.6的专利申请一种多级茶叶分选装置,由圆滚筛、平面圆筛机、斜面输送机和水平输送机组成,圆滚筛位于顶部,采用两段式结构,筛内筛网孔径分为前段小孔段和后段大孔段:一、二号平面圆筛机分别位于两段圆滚筛的下方,平面圆筛机内有三层筛网,筛孔直径从上到下一次减小,每个筛网下方末端都设有等外料出口。一号平面圆筛机的等外料出口和二号平面圆筛机的表层筛网经斜向输送机和水平输送机连通,实现物料的连续输送。该结构的分选机装置,能一次性完成5-6次有用等级茶叶的分选,可是在实际生产中该机器很不方便,其结构也较为复杂,相对大部分茶叶而言,是不需要进行如此精细的筛选的,该机器进行层层的筛选也增大了生产的耗能,工作效率也会相应的降低,因此不能满足茶叶生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分选效率,适合大部分茶叶品种分选级别要求,且能满足茶叶的生产要求。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鲜叶分选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有驱动装置、投料装置和圆台型滚筒,转轴与所述圆台型滚筒固定连接,一端与所述的驱动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的投料装置与所述圆台型滚筒的内腔连接,在所述的圆台型滚筒上设置至少一个分段,每段套上不同网孔的筛网,圆台型滚筒的长度为1.5m~6m,圆台型滚筒过长就需要更大的能量来带动其转动。
优选的是,所述的圆台型滚筒的锥顶角度为9~11度,锥顶角即与圆台型滚筒中心线对称的筒体两条边线延长线构成的夹角。
优选的是,所述圆台型滚筒上的筛网,按网孔的大小,从小到大排列。
优选的是,所述的圆台型滚筒分为三段,每段筛网按网孔的大小依次排列为1.5cm、2cm、2.5cm。
优选的是,所述圆台型滚筒每段的正下方设有出料口,用于接收从筒体上筛选出来的茶叶。
优选的是,所述投料装置的进料口伸入所述圆台型滚筒5cm~10cm,伸入距离过短,在投放茶叶的过程中会散落出来,伸入的距离过长,出料口与筒体的距离越近,放入的茶叶过多时会与筒体接触,筒体转动不畅。
优选的是,所述的驱动装置是电机。
优选的是,所述转轴的转速为30~35转/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圆台型的滚筒,将滚筒分段,每段安装筛网的网孔大小不同,在筛选茶叶时,可分选出不同大小的茶叶,为后续的萎凋和烘干做准备,因为不同规格的叶子萎凋和烘干的时间不一样,时间过长,幼嫩小片的叶子会烘焦,影响茶叶的品质;不同规格的叶子,老嫩不同,在茶叶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发酵时间、温度和湿度等得控制也不一样,通过分选后,可以将不同品级的茶叶按照各自的需求进行发酵,可以提高茶叶的品质。用本发明的茶鲜叶分选机,其结构简单,且能高效的实现茶青的分级筛选,且适合大部分的茶叶品种分选级别要求,能满足茶叶生产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茶鲜叶分选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架;2、滚筒,将滚筒分为三段A、B、C;3、转轴;4、电机;5、投料机;6、支脚;7、出料口,包括出料口D、出料口E、出料口F、出料口G;8、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并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本发明保护范围并不受制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光日,未经刘光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91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体废弃物的负压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