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闭条厚度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38823.0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4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邹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奥特马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6 | 分类号: | G01B11/06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 21215 | 代理人: | 周志舰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闭 厚度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品生产检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在自动连续生产塑料开闭条过程中,对开闭条成品的厚度进行检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开闭条生产过程中,只能通过人工手动检测开闭条的厚度,这种检测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并且会产生漏检情况,长期人工手动进行检测,还会磨伤手指,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开闭条在生产检测厚度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人工手动检测开闭条的厚度情况,就能及时发现开闭条的厚度是否均匀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带有起到支撑与固定作用的板状机架,板状机架一端设置有输送开闭条的导向块,机架的另一端设置有光纤放大器,板状机架上还设置有一个杠杆,杠杆通过轴与机架连接,与导向块相邻位置设有两个并排的轴承辊轮,其中一个轴承辊轮与机架固定连接,另一个轴承辊轮与杠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导向块将开闭条输送到轴承辊轮处,开闭条从两个并排的轴承辊轮中间穿过,杠杆另一端连接有一个拉簧,所述拉簧的另一端与机架连接;光纤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主机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主机的输出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导向块前端设有凹槽,帮助输送开闭条,防止开闭条在输送过程中滑脱出导向块。导向块将开闭条输送到两个轴承辊轮处,从两个并排设置的轴承辊轮中间穿过。杠杆与拉簧连接一端表面设有多个等间距的挂钩,拉簧通过挂钩与杠杆连接,拉簧与不同的挂钩连接,杠杆的重心位置不同,杠杆另一端连接的辊轮与另一辊轮之间的间距不同,进而调整出需要检查的开闭条的标准厚度。
所述杠杆与轴活动连接,杠杆可绕轴转动,杠杆与一个轴承辊轮固定连接,当开闭条的厚度大于标准厚度时,轴承辊轮会向上提高,进而带动杠杆一端向上提高,另一端向下降低。光线放大器放射出来的光线被降低的杠杆挡住,进而光纤放大器向控制器主机输送信号,控制器主机发出警报并控制伺服电机停止运作。当处理完厚度不标准的开闭条后,杠杆一端的拉簧会给杠杆一个拉力,使杠杆恢复原位。
采用这种方法,能够及时检测出不符合标准厚度的开闭条,避免漏检情况,并且能够减少人力,降低人工成本,避免损害手指,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图1是实施本方法时所使用的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开闭条厚度检测方法,有板状机架1,板状机架1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块6,导向块6前端带有凹槽9,开闭条通过导向块输送,导向块前端的凹槽9是防止开闭条在输送过程中滑脱出去。在板状机架的另一端设置有光纤放大器2,所述光纤放大器2由固定架3固定在机架上,光纤放大器放射出光源。在板状机架的中间处还设有一个杠杆4,杠杆4通过轴7与板状机架连接,杠杆与轴活动连接,杠杆可绕轴转动。杠杆靠近光纤放大器的一端还连接有一个拉簧8,拉簧的另一端与机架固定连接。杠杆连接有拉簧的一端的表面设有多个挂钩10,杠杆通过挂钩与拉簧连接,拉簧与不同位置的挂钩连接,会导致杠杆的重心不同,进而使杠杆另一端的辊轮与另一辊轮之间的间距不同,进而调整了需要检测的开闭条的标准厚度。与导向块相邻的位置设置有两个上下并排放置的轴承辊轮5,位于上方的辊轮与杠杆固定连接,位于下方的辊轮与机架固定连接。
调整好杠杆的重心,使两个辊轮中间的距离达到所需检测的开闭条的标准厚度。开闭条经由导向块输送到辊轮处,从两个辊轮的中间穿过,当开闭条的厚度不符合标准时,处于上方的辊轮向上提高,进而带动杠杆一端向上提高,杠杆的另一端降低,进而挡住光纤放大器放射出来的光线。这时,光纤放大器向控制器主机输送信号,控制器主机发出警报并控制伺服电机停止运作。工作人员将厚度不标准的开闭条处理好后,杠杆一端的拉簧给杠杆一个拉力,带动杠杆恢复原位。
采用本方法检测开闭条的厚度,可以节约大量人力,降低人工成本,并且可以及时检测并处理厚度不标准的开闭条,避免人工检测时对手指造成的伤害,提高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奥特马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奥特马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88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