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颗粒锅炉炉具点火器及工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38746.9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1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田和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和西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Q7/04 | 分类号: | F23Q7/04;F23Q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 11395 | 代理人: | 邸建凯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颗粒 锅炉 炉具 点火器 工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颗粒锅炉炉具点火器及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21 世纪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使用燃油作为燃料的锅炉,不仅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而且对我国不管是经济制约也好,还是往长远来说,都是恶性循环的结果。生物颗粒锅炉炉具正好解决了燃油锅炉的缺点,通常的生物颗粒锅炉及炉具点火采用电热丝、燃油燃烧器、手动固体酒精点火方式,这样会造成炉具点火器点火经常失败,导致生物颗粒燃烧不能自动点燃,且使用寿命也不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损坏、点火方便、使用寿命长、且能让生物颗粒锅炉及炉具自动运行的生物颗粒锅炉炉具点火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不锈钢盖板,及设置在不锈钢盖板下方的绝缘隔热体,及设置在绝缘隔热体下方的不锈钢底板,及贯穿绝缘体的第一圆形通孔,及设置在第一圆形通孔内部、并延伸出第一圆形通孔底端的热压氧化硅棒发热器,及贯穿不锈钢盖板的第二圆形通孔,及贯穿不锈钢底板的长条形通孔,及和热压氧化硅棒发热器连接的电线。
进一步地,所述长条形通孔有两条,且相对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热压氧化硅棒发热器有两根,且分别贯穿两条长条形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电线贯穿第二圆形通孔。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损坏、点火方便,操作简单的生物颗粒锅炉炉具点火器的工作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先把绝缘隔热体拿起来,再把热压氧化硅棒发热器放入绝缘隔热体内;2)、然后用不锈钢盖板放在绝缘隔热体的上方,把电线穿过绝缘隔热体上的孔;3)、再把不锈钢底板放在绝缘隔热体的下方,热压氧化硅棒发热器穿过不锈钢底板;4)、再把点火器放入锅炉内点火,电流通过热压氧化硅棒发热器,使其发热,让周围颗粒物质燃烧点燃。
本发明的生物颗粒锅炉炉具点火器及工作方法:该生物颗粒锅炉炉具点火器通过电线通电,使热压氧化硅棒发热器发热,借助锅炉燃烧器内充足氧气所形成流动的风,点燃生物颗粒;热压氧化硅棒发热器不与生物颗粒直接接触,且耐烧,长时间使用不易损坏,延长点火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生物颗粒锅炉炉具点火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生物颗粒锅炉及炉具中不锈钢盖板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生物颗粒锅炉及炉具不锈钢底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3所示,生物颗粒锅炉炉具点火器,包括不锈钢盖板2,及设置在不锈钢盖板2下方的绝缘隔热体4,及设置在绝缘隔热体4下方的不锈钢底板3,及贯穿绝缘隔热体4的第一圆形通孔8,及设置在第一圆形通孔8内部、并延伸出第一圆形通孔8底端的热压氧化硅棒发热器5,及贯穿不锈钢盖板2的第二圆形通孔6,及贯穿不锈钢底板3的长条形通孔7,及和热压氧化硅棒发热器5连接的电线1。
所述长条形通孔7有两条,且相对平行设置。所述热压氧化硅棒发热器5有两根,且分别贯穿两条长条形通孔7。所述电线1贯穿第二圆形通孔6。
该生物颗粒锅炉炉具点火器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把绝缘隔热体4拿起来,再把热压氧化硅棒发热器5放入绝缘隔热体4内;2)、然后用不锈钢盖板2放在绝缘隔热体4的上方,把电线1穿过绝缘隔热体4上的孔;3)、再把不锈钢底板3放在绝缘隔热体4的下方,热压氧化硅棒发热器5穿过不锈钢底板3;4)、再把点火器放入锅炉内点火,电流通过热压氧化硅棒发热器5,使其发热,让周围颗粒物质燃烧点燃。
本发明的生物颗粒锅炉炉具点火器及工作方法:该生物颗粒锅炉炉具点火器通过电线通电,使热压氧化硅棒发热器发热,借助锅炉燃烧器内充足氧气所形成流动的风,点燃生物颗粒;热压氧化硅棒发热器不与生物颗粒直接接触,且耐烧,长时间使用不易损坏,延长点火器的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个实例,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的实施与权利范围,凡与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述内容相同或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包括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和西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和西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87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废料收集功能的磨砂机
- 下一篇:脱硫除尘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