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系统多维多分辨率建模与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8525.1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5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盛万兴;宋晓辉;赵珊珊;孟晓丽;史常凯;高菲;李雅洁;冯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G06F17/50;G06F9/455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 系统 多维 分辨率 建模 分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建模与仿真领域的建模分析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系统多维多分辨率建模与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多分辨率建模,也称为多粒度建模,它的基本思想是在一个仿真应用中建立不同分辨率的模型,包括同一个系统的不同分辨率的模型,它们相互作用、协调运行完成特定的仿真任务,以达到提高仿真的逼真度或提高仿真效率的目的,这样有助于人们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其中,模型的分辨率是指模型所描述的实体的最小粒度和模型所描述实体的属性、行为、输入、输出等方面的详细程度。多分辨率建模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复杂系统的建模和仿真中,但尚未应用于配电系统的建模和仿真中。
多分辨率建模理论在其它领域的仿真应用中,通常采用时间或空间作为分辨率。当它应用于军用分布式仿真中时,采用空间作为分辨率,采用聚合解聚等方法建立实体、行为和过程的多分辨率模型,进行作战仿真和作战演习;当它应用于交通系统仿真中时,采用多分辨率的形式将输入输出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进行表示,实现分布式仿真。
配电系统中常规的潮流计算模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85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