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酸鱼精蛋白效价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8351.9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4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乃山;葛翠凤;刘翠珍;孙延年;刘振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九龙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59 | 分类号: | G01N21/5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酸 鱼精蛋白 测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硫酸鱼精蛋白效价的测定。
背景技术
《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VII J硫酸鱼精蛋白生物测定法,详述了硫酸鱼精蛋白效价的测定方法,通过兔血浆凝结状况来判定其效价。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肝素标准品溶液的配制称取肝素标准品适量,按效价加0.9%氯化钠溶液溶解使成几种不同浓度的溶液。
(2)硫酸鱼精蛋白溶液的配制称取硫酸鱼精蛋白,加0.9%氯化钠溶液,制成1mg/ml的溶液。
(3)检定法取小试管8支,第1管和第8管为空白对照管,加入0.9%氯化钠溶液0.2ml,第2~7管为供试品管,每管加入硫酸鱼精蛋白溶液0.1ml,再每管分别加入上述一种浓度的肝素标准品稀释液0.1ml,立即混匀。然后分别于上述各管中加入0.7ml的血浆,置37±0.5℃恒温水浴中预热5~10分钟,每管分别加入1%氯化钙溶液0.1ml,立即混匀,避免产生气泡,并开始计算时间。观察并记录各管凝结时间。
结果判断两支对照管的凝结时间相差不得超过1.35倍。在供试品管的凝结时间不超过两支对照管平均凝结时间150%的各管中,以肝素浓度最高的一管作为终点管。同样重复5次,5次试验测得终点管的肝素浓度,相差不得大于10个单位。5次结果的平均值,即为硫酸鱼精蛋白1mg中和肝素的单位数。
检验中使用的兔血浆或是亲自制备,或是花昂贵的价格购买,市场上血浆的价格约为10元/支,每支0.5ml,测定一个硫酸鱼精蛋白样品,重复5次,至少60支兔血浆,600多元钱,检验成本很高。另外,操作复杂,耗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是提供了一种硫酸鱼精蛋白效价测定方法。
具体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的硫酸鱼精蛋白效价测定方法,不适用兔血浆,检验实惠、操作方便、快捷。
本发明采用以下测定方法方案予以实现上述目的:
(1)肝素标准品溶液的配制称取肝素标准品,加0.9%氯化钠溶液溶解使成不同效价浓度的肝素标准品稀释液。
(2)硫酸鱼精蛋白溶液的配制称取硫酸鱼精蛋白,加0.9%氯化钠溶液,稀释成1mg/ml的溶液。
(3)检定法取试管,每管加入硫酸鱼精蛋白溶液,再每管加入等体积的一种浓度的肝素标准品稀释液,静置,取上清液,550nm波长下,测定每管混合液的透光率。
透光率最高管的肝素标准品的效价浓度数,即为硫酸鱼精蛋白的效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经过多次实验,本发明测定的硫酸鱼精蛋白的效价,与《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的硫酸鱼精蛋白生物测定法所测得的效价完全一致。但进行对比发现,本发明的优势在于①使用的实验试剂少,不需要兔血浆、氯化钙,实验成本低,;②操作快捷、时间短;③实验所需的仪器少,不需要水浴锅、秒表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肝素标准品溶液的配制
称取肝素标准品150.05mg,单位效价180iu/mg,加0.9%氯化钠溶液溶解使之成为不同效价浓度的肝素标准品稀释液各25ml,效价浓度分别为145iu/ml,150iu/ml,155iu/ml,160iu/ml,165iu/ml,170iu/ml。
(2)硫酸鱼精蛋白溶液的配制
称取硫酸鱼精蛋白122.52mg,批号110901,加0.9%氯化钠溶液,稀释成1mg/ml的溶液。
(3)检定法
取试管6支,每个试管中加入硫酸鱼精蛋白溶液5ml,再在各个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对应浓度为145iu/ml,150iu/ml,155iu/ml,160iu/ml,165iu/ml,170iu/ml肝素标准品稀释液,静置,取上清液,500nm波长下,测定每管混合液的透光率,重复3次。
结果见下表:
通过透光率检测,肝素标准品的效价浓度155iu/ml管的透光率最高,即为硫酸鱼精蛋白的效价为155iu/mg。
(4)现有检定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九龙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九龙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83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