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密实混凝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38101.5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0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伍曾;徐清;高云起;赵宇;王丽亚;李洁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实 混凝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密实混凝土,属于建筑工程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是在低水胶比下具有很高的流动性而不离析、不泌水,能不经振捣靠自重流平并充满模型和包裹钢筋的新型高技术混凝土,采用这种技术能生产出均匀质量的优良混凝土。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最主要的性能是在自重作用下无需振捣,自行填充模板空间,可用于难以浇筑甚至无法浇筑的结构。自密实形成的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由于免振,可节省劳动力和电力,提高施工效率,免除振捣所产生的噪音给环境造成的危害,且能解决传统混凝土施工中的漏振、过振以及钢筋密列难以振捣等问题,可保证钢筋、预埋件、预应力孔道的位置不因振捣而移位,并能大量利用工业废料做掺合料,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提高耐久性,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
水泥是自密实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现有技术中自密实混凝土中胶凝材料一般在550 kg/m3以上,水泥用量一般在350 kg/m3,外加剂种类一般3种以上,掺加量一般1.5%以上。水泥用量偏多,会使得水化热过大、混凝土收缩值偏大,对混凝土裂缝控制及耐久性产生不利影响。同时,水泥用量偏大、外加剂种类多,会使得自密实混凝配置变复杂、价格高,特别是C40以上的较高强度的自密实混凝土成本更高,使得自密实混凝土的推广应用受到限制。
综上,配置自密实混凝土时减少水泥等胶凝材料的用量、减少外加剂的种类,对降低成本、增加自密实混凝土配制的容易程度、推广自密实混凝土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密实混凝土,不仅比市场较常内自密实混凝土造价要少5~8%,而且性能(坍落度扩展度、T50等)要提高7~12%。
本发明涉及的自密实混凝土按如下成分重量比配制而成:水泥250~300kg/m3(每立方米的自密实混凝土需要加入的水泥干基质量为250~300kg),粉煤灰120~200 kg/m3,粗骨料820~950 kg/m3,细骨料700~850 kg/m3,减水剂5~12 kg/m3,用水量145~160 kg/m3;其中粗骨料的粒度为5~25mm,细骨料的细度模数为2.5~2.8。细度模是通过不同粒径的筛孔试验后称量筛余质量,再通过绕细度模数计算公式计算出来的,确定了细度模型,即确定了混合物中各种粒径细骨料的比例。
所述自密实混凝土的优选配比为:水泥280~300kg/m3,粉煤灰150~170 kg/m3,粗骨料870~910 kg/m3,细骨料740~765 kg/m3,减水剂5~12 kg/m3,用水量145~160 kg/m3。
所述自密实混凝土的最优选配比为:水泥290 kg/m3,粉煤灰160 kg/m3,粗骨料891 kg/m3,细骨料754 kg/m3,减水剂5.29 kg/m3,用水量155 kg/m3。
所述水泥为C40~C60标号范围内的水泥。
所述粗骨料为连续级配,公称粒径为5~25mm,空隙率40%以下;其中公称粒径20~25mm的占粗骨料总质量的8~12%,公称粒径15~20mm的占粗骨料总质量的13~17%,公称粒径10~15mm的占粗骨料总质量的28~32%,公称粒径5~10mm的占粗骨料总质量的43~47%。
所述粉煤灰是I级粉煤灰。
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为25%以上。
所述粗骨料和细骨料为石子、陶瓷或煤矸石等具有较高强度的颗粒。
本发明的自密实混凝土是通过以上配比的成分搅拌混合均匀即可制得,在使用之前,需要在混合物中添加145~160 kg/m3的水,搅拌均匀即可使用。得到的自密实混凝土的水胶比为0.28~0.38,砂率为43~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81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焊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光伏组件焊接机用分体式载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