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积层陶瓷基板的分断方法及刻划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337997.5 | 申请日: | 2013-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6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 发明(设计)人: | 武田真和;村上健二;田村健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钻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D1/00 | 分类号: | B28D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 地址: | 日本大阪府***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方法 刻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积层陶瓷基板,特别是涉及一种在陶瓷基板上积层有金属膜的积层陶瓷基板的分断方法及刻划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习知,将在陶瓷基板上积层有金属膜的积层陶瓷基板分断的情形时,较多使用晶圆切割机等进行分断。又,专利文献1中提出有如下的陶瓷接合基板的制造方法:对陶瓷基板进行刻划后将金属层接合,借由刻蚀将刻划线的金属层去除,之后进行断裂。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上述专利文献1中存在如下问题点:必须在陶瓷基板上积层金属薄膜的前进行刻划,并非将已积层的积层陶瓷基板进行分断。
又,对将如图1(a)所示般于陶瓷基板101的两面积层有金属膜102、103的积层陶瓷基板100进行刻划从而进行断裂的情形进行说明。首先,如图1(b)所示,使用刻划轮104于金属膜102的面实施刻划,其次,如图1(c)所示,使用断裂棒105要使积层陶瓷基板100分断,即便如此,亦未于金属膜102形成充分的垂直裂缝,未于陶瓷基板101、金属膜103产生垂直裂缝。因此,有难以断裂,无法分离,或如图1(d)所示般未按照刻划线分离的问题点。
又,作为其它方法,如图2(b)所示般使用刻划轮104于金属膜102的面实施刻划,其次,如图2(c)所示般使用刻划轮104于金属膜103的面实施刻划,其次,如图2(d)所示,使用断裂棒105要使积层陶瓷基板100分断,即便如此,亦未于金属膜102、103形成充分的垂直裂缝,未于陶瓷基板101产生垂直裂缝。因此,有难以断裂,如图2(e)所示般未按照刻划线分离的问题点。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陶瓷接合基板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要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积层陶瓷基板的分断方法及刻划装置,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陶瓷接合基板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 种新型结构的积层陶瓷基板的分断方法及刻划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在于可使陶瓷基板上积层有金属膜的积层陶瓷基板完全地分断而个别化,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积层陶瓷基板的分断方法,其中:在陶瓷基板的两面积层有金属膜的积层陶瓷基板的分断方法;利用图案化工具沿该积层陶瓷基板的刻划预定线对一者的金属膜进行槽加工;利用图案化工具沿该积层陶瓷基板的刻划预定线对另一者的金属膜进行槽加工;沿自该任一者的金属膜去除金属膜后的槽使刻划轮转动而对该陶瓷基板进行刻划;按照该积层陶瓷基板的刻划线进行断裂。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积层陶瓷基板的分断方法,其中:在陶瓷基板的两面积层有金属膜的积层陶瓷基板的分断方法;利用图案化工具沿该积层陶瓷基板的刻划预定线对一者的金属膜进行槽加工;沿自该金属膜的面去除金属膜后的槽使刻划轮转动而对该陶瓷基板进行刻划;利用图案化工具沿该积层陶瓷基板的刻划预定线对另一者的金属膜进行槽加工;按照该积层陶瓷基板的刻划线进行断裂。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积层陶瓷基板的分断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陶瓷基板的刻划使用有刻划轮的刻划。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积层陶瓷基板的刻划装置,其中用于在陶瓷基板积层有金属膜的积层陶瓷基板的分断的刻划装置,具备:平台,其保持成为刻划的对象的积层陶瓷基板;桥,其具有平行于设置于该平台的积层陶瓷基板之面的梁;第1刻划头,其沿该梁移动自如地设置,利用图案化工具沿保持于该平台的积层陶瓷基板的刻划预定线对表面的金属膜进行槽加工;及第2刻划头,其沿该梁移动自如地设置,使刻划轮转动而对经该槽加工的积层陶瓷基板的槽进行刻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钻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星钻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79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摇摆恢复式牵引床
- 下一篇:检测垃圾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