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升机桨叶动平衡试验台旋翼头拉扭条式桨毂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37570.5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4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政;杨库;张元瑞;姜志金;李成;杨世涛;李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02 | 分类号: | G01M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15006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升机 桨叶 动平衡 试验台 旋翼头拉扭条式桨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直升机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升机桨叶动平衡试验台旋翼头拉扭条式桨毂。
背景技术
现有的直升机桨叶动平衡试验台旋翼头桨毂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弹性轴承来实现桨毂变距,弹性轴承主要部分由橡胶和碗型薄钢片叠加而成,使用弹性轴承的优点是桨毂不需要润滑,维护非常方便,但同时却存在明显的缺陷是弹性轴承具有扭转弹性力矩,而且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较大且不稳定,对动平衡桨叶的铰链力矩具有较大影响。另一种是用端面轴承加滚针轴承的方式实现桨毂变距,端面轴承承受离心力,而滚针轴承实现桨毂变距铰壳体和轴颈的相对变距转动,由于端面轴承一般尺寸较大,所以这种方式存在结构尺寸大,整体桨毂增重较多。
由于上述两种现有直升机桨叶动平衡台旋翼头桨毂型式,第一种型式存在铰链力矩精度较差的缺点,对于铰链力矩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机型,就不能采用此方式。第二种型式由于金属轴承的滚动摩擦力较小,因此铰链力矩测量精度较高,但是由于端面轴承尺寸较大,不利于试验台桨毂参数测量设备如铰链力矩传感器、桨距角调整线性作动器的布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一种使用拉扭条和金属轴承共同实现变距的桨毂,可以替代前述两种型式试验台旋翼头桨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直升机桨叶动平衡试验台旋翼头拉扭条式桨毂,该桨榖包括轴销1,滚针轴承2,轴销3,变距铰壳体端盖4,拉扭条5,变距铰轴壳体6,变距铰轴颈7,其中,筒形件变距铰轴颈7的第一端通过挥舞铰与试验台中央件相连,变距铰轴颈7通过滚针轴承2套装在变距铰壳体6内部,拉扭条5一端通过轴销1与变距铰轴颈7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拉扭条5另一端通过销轴3与变距铰壳体6及变距铰壳体端盖4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使用拉扭条和金属滚针轴承方式实现扭转变距的桨毂,桨毂壳体内段、桨毂轴颈外段以及金属滚针轴承不承受离心力,因此结构可以设计的比较简洁紧凑。由于滚针轴承2不承受离心力,所以其使用寿命可以达到无限寿命。而拉扭条扭转刚度和滚针轴承的摩擦力均较小,因此可以实现较高精度的桨叶铰链力矩测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直升机桨叶动平衡试验台旋翼头拉扭条式桨毂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轴销,用于连接变距铰轴颈和拉扭条,2为滚针轴承,3为轴销,用于连接变距铰壳体与拉扭条,4为变距铰壳体端盖,5为拉扭条,6为变距铰轴壳体,7为变距铰轴颈。
具体实施方式
直升机桨叶动平衡试验台旋翼头拉扭条式桨毂的型式如图1所示,其中拉扭条5用于承受桨叶的离心力,金属滚针轴承2用于实现桨毂变距。拉扭条一般可由细钢丝缠绕固定制成,或由多层钢片堆叠固定制成,由专业厂家制造。拉扭条其拉伸方向模量刚度较高,但在扭转方向其扭转刚度却很小,而且扭转刚度值非常稳定,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因此,此种型式桨毂的铰链力矩非常小而且稳定,有利于实现桨叶铰链力矩的高精度测量。而且,由于滚针轴承2不承受离心力,因此其使用寿命长,有利于试验台旋翼头桨毂的维护和使用。
一种直升机桨叶动平衡试验台旋翼头拉扭条式桨毂,该桨榖包括轴销1,滚针轴承2,轴销3,变距铰壳体端盖4,拉扭条5,变距铰轴壳体6,变距铰轴颈7,其中,筒形件变距铰轴颈7的第一端通过挥舞铰与试验台中央件相连,变距铰轴颈7通过滚针轴承2套装在变距铰壳体6内部,拉扭条5一端通过轴销1与变距铰轴颈7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拉扭条5另一端通过销轴3与变距铰壳体6及变距铰壳体端盖4固定连接。
轴承2可以实现变距铰壳体和变距铰轴颈之间的相对转动,而拉扭条5用来承受桨叶的离心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75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