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钓鱼用渔线轮的驱动齿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37442.0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1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井上徹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野 |
主分类号: | A01K89/00 | 分类号: | A01K89/00;F16H55/17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栗涛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钓鱼 用渔线轮 驱动 齿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齿轮,尤其是涉及一种钓鱼用渔线轮中所使用的驱动齿轮。
背景技术
在钓鱼用渔线轮中使用有用于传递手柄转动的驱动齿轮。例如,在双轴承渔线轮上使用有将手柄的转动传递给卷线筒的斜齿的驱动齿轮。另外,在纺车式渔线轮上使用有具有将手柄的转动传递给转子的端面齿轮齿的驱动齿轮。
在钓鱼用渔线轮中,要求驱动齿轮具有良好的转动感。即,需要解决如何使把手能够顺畅而稳定的转动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增加驱动齿轮齿数的方式以实现转动感的提高(参照专利文献1)。由此增加了驱动齿轮每转动一周的啮合数,从而增加了啮合的频率。随着啮合频率的增加,即使振幅相同也能够提高转动感。然而,单纯的增加齿轮齿的齿数会使驱动齿轮大径化,进而导致渔线轮的大型化。现有技术中,驱动齿轮采用模数为0.35的小模数的齿轮齿,以防止驱动齿轮的大型化。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2-120444号
为了防止驱动齿轮大径化,在增加齿数的同时降低驱动齿轮的模数,而使各齿轮齿的大小变小,但如果不进行适当的设计有可能会导致驱动齿轮的强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在不使驱动齿轮产生大径化及强度降低的问题的情况下提高驱动齿轮的转动感。
本发明技术方案1所述的钓鱼用渔线轮的驱动齿轮,该驱动齿轮将沿转动方向啮合线与被动齿轮相啮合。该驱动齿轮包括:齿轮齿部,其具有多个齿轮齿,每个所述齿轮齿在齿面上至少设有一个槽部,所述槽部与所述转动方向啮合线相交叉设置;圆板部,在其外周面或外周侧面上形成有所述齿轮齿部。
在该驱动齿轮中,与转动方向啮合线相交叉的至少一个槽部形成在齿轮齿的齿面上。因此,与驱动齿轮啮合的齿轮在与驱动齿轮啮合时,与驱动齿轮啮合的齿轮的齿面的接触线,也就是同时啮合接触线一定横向穿过槽部。通过与驱动齿轮啮合的齿轮的齿面的接触线横向穿过槽部,产生与啮合时同样的振动。由此,虚拟啮合频率以槽部的数量加1的倍数增加。这里,使与齿面的转动方向啮合线相交叉的槽部形成在驱动齿轮的齿面上,由此,能够使虚拟啮合频率增加。因此,能在不使驱动齿轮产生大径化及强度降低的问题的情况下提高驱动齿轮的转动感。
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本发明技术方案2所述的钓鱼用渔线轮的驱动齿轮中,所述至少一个槽部沿着同时啮合接触线延伸。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槽部沿着同时啮合接触线延伸,从而使与驱动齿轮啮合的齿轮能够切实且容易的横向穿过槽部。
在技术方案1或2的基础上,本发明技术方案3所述的钓鱼用渔线轮的驱动齿轮中,所述槽部为多个,并在所述齿面的所述转动方向啮合线的方向上间隔设置。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槽部在齿面的转动方向啮合线的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虚拟啮合频率以槽部的数量加1的倍数增加。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转动感。
在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本发明技术方案4所述的钓鱼用渔线轮的驱动齿轮中,所述槽部在所述齿面上形成为7~15个。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钓鱼人感觉到的振动频率超过了200Hz,而使转动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技术方案1~4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本发明技术方案5所述的钓鱼用渔线轮的驱动齿轮中,所述齿轮齿包含有在所述圆板部的外周侧面上形成的端面齿轮齿。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具有端面齿轮齿的端面齿轮能够提高纺车式渔线轮的驱动齿轮的转动感。
在技术方案5的基础上,本发明技术方案6所述的钓鱼用渔线轮的驱动齿轮中,所述槽部在所述齿面上形成为弯曲状。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槽部弯曲,沿着与端面齿轮齿啮合的斜齿的被动齿轮的同时啮合接触线能够形成槽部。
在技术方案1~4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本发明技术方案7所述的钓鱼用渔线轮的驱动齿轮中,所述齿轮齿包含有在所述圆板部的外周面上形成的直齿、斜齿及山形齿中的任意一种。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提高使用直齿、斜齿或山形齿的圆筒齿轮的双轴承渔线轮的转动感。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在齿面上设置与转动方向啮合线交叉的槽部,会增加虚拟啮合频率。因此,能在不使驱动齿轮产生大径化及强度降低的问题的情况下提高驱动齿轮的转动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采用的纺车式渔线轮的侧剖面图;
图2是表示沿图1中切线Ⅱ-Ⅱ剖切的后视侧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转子驱动机构的立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表示转子驱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驱动齿轮的端面齿轮部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野,未经株式会社岛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74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山杨良种银×山1333组织培养基
- 下一篇:一种具有嗅觉定位功能的航空记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