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药热灸疗仪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37375.2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7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孙瑞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瑞云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N5/06;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药热灸疗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灸医疗仪器,特别涉及一种光药热灸疗仪。
背景技术:
灸法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明。传统灸法用燃艾在穴位上灼烫,就能治病防病,方法简单、无副作用、效果显著。为了继承和发展祖国医学技术、推进传统针法和灸法的现代化,在利用现代控制电热技术代替了燃艾,在控制技术上也实现了灸法的补泻功能;同时,对灸疗仪器的施灸治疗头也在原来单纯的热灸基础上,在太极阴阳图形的灸法治疗头热灸的基础上增添了一定量的光、药施灸,对原传统灸法技术的发展有一定作用。但存在的缺点是:1.中医燃艾时产生的红光是施灸治疗中的重要因素,现代医学也已将红光作为物理治疗中的重要技术,市场也已有专用红光治病的仪器和技术。而太极阴阳图形热光药施灸等技术方案中灸法治疗头上所用的红光二极管因受太极阴阳图影响和限制而只能用两个,总的电发光功率也只有30毫瓦,与4瓦的电发热功率相比仅占其百分之一还不到,因此其治疗作用当然也微乎其微;2.药物施灸的常用疾病的药灸处方有一百多种,是中医灸法的重要组成部份,弃之不用是传统医学的一大损失,而太极阴阳图形热光药施灸等技术灸法治疗头上因受太极阴阳图影响和限制,其施灸的药线只能放在太极图中间的S形曲线的药线槽,其深、宽又只能在2毫米以下,如此细小的小槽所能容纳的药线和其所能带的药量也都只能是象征性的,不但不易收到“药灸”的预期效果,而且药线的制作、放置和取下都非常麻烦,因此就很难真正达到“光灸”和“药灸”与“热灸”协同作战的作用目的,从而直接影响了现代灸法技术综合治疗效果的提高;3.因为施灸的艾火中带有大量的热能,在施灸中常常会给不少热性疾病“火上浇油”带来危害,同时也因此使而无法对它们进行治疗,灸法治疗长期以来存在着许多的禁忌病症,这也是传统燃艾施灸治疗的最大缺陷,对此已有的太极阴阳图形热光药施灸等技术方案中微弱的光能和极小的药量难以使灸法容易“上火”的被动局面和困境得以改善、让传统灸法这种重大弊端和软肋得以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现代灸法控制器,在仪器的灸法治疗头上原有电“热灸”发出红外热光的基础上,通过尽可能增大不产生热效应的半导体发光管的LED红光发射总功率;为最大限度发挥药灸在灸疗中的配合治疗作用,应将药汁携带的形式从药线改变成纱布,要通过由线到面的改变可最大限度地扩大药线面积和增加带药量,就应改变原有药物施灸时药线的摆放形式,须在灸法治疗头基板中央专门设计和预留一个药汁纱布敷贴和取下的操作都方便、敷贴面积能尽可能宽大的药汁纱布敷贴平面,用以扩大药线面积和增加药量的携带,以满足药灸发挥中的药量所需,再与热灸的协同施治,即可收到理想的光、药、热灸治疗效果,并能使传统燃艾施灸治疗中热性疾病会“火上浇油”等弊端和最大软肋得以有效解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瑞云,未经孙瑞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73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提醒功能的可锁药瓶
- 下一篇:一种蔬菜饼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