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观音红茶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7115.5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2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俊;魏矗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湄潭县黔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8 | 分类号: | A23F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641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观音 红茶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茶生产加工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黄观音红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具有提神消疲、生津清热、利尿、消炎杀菌、解毒和养胃功效。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
目前大多红茶茶商主要注重茶叶品种和种植地上的选择,但是对红茶的生产工艺上无太多改造,如:在红茶加工工艺中,在经过揉捻机揉捻后,茶叶会沾染少量有害菌体,如果在发酵前进行一个杀毒过程,生产出的红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同时在发酵后期,在糖苷酶等水解酶的作用下,已累积了大量芳香醇、香叶醇、苯甲醇、α-苯乙醇、顺-3-乙烯醇的脂和水杨酸甲酯等,发出香醇的气体,若不降低发酵后期的温度,不仅使芳香醇、香叶醇、苯甲醇等芳香物挥发过多,而且使反-2-乙烯醛等有害物质明显增加,不利于人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了一种黄观音红茶加工工艺,在原材料上选择了铁观音和黄金桂杂交而成的黄观音,使制成的红茶不仅有利尿、消炎杀菌、解毒和养胃功效,而且香高味醇;对加工工艺流程的发酵和烘干进行改进,提高了黄观音红茶的品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黄观音红茶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选材,选取一芽一叶或者一芽两叶的黄观音鲜叶,用水清洗晾干;
b)萎凋,将鲜叶摊放在萎凋床上,摊放厚度为3~5cm,萎凋温度60~70℃,萎凋时间为2~3h,萎凋完成后含水量降低到25%~28%;
c)揉捻,采用茶叶揉捻机,加轻压揉1~2h;
d)发酵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高温杀菌,温度设为45~50℃,时间4~8min,第二阶段低温发酵,温度设为15~25℃,时间1~2h,第三阶段高温发酵,温度设为25~30℃,时间5~6h,第四阶段低温发酵,温度设为15~20℃,时间1~2h;
e)烘干,利用热风机分三次烘干:第一次烘干温度设为65~70℃,时间为15~25min,含水量降低到15~20%,第二次烘干温度设为90~100℃,时间为10~15min,含水量降低到10~15%,第三次烘干温度设为120~130℃,时间为5~10min,含水量降低到5~7%。
进一步,所述的发酵工序,第一阶段高温杀菌,温度设为50℃,时间为6min,第二阶段低温发酵,温度设为20℃,时间为1.5h,第三阶段高温发酵,温度设为27℃,时间为5.5h,第四阶段低温发酵,温度设为17℃,时间为1.5h。
进一步,所述的烘干工序,第一次烘干温度设为第一次烘干温度设为67℃,时间为20min,含水量17%,第二次烘干温度设为95℃,时间为13min,含水量13%,第三次烘干温度设为125℃,时间为7min。
所述的发酵过程中不间断的通入经过杀菌的空气,使发酵室的氧气保持在20%左右。
所述的发酵过程中不间断的通入水蒸汽,使发酵室的湿度保持在50~60%。
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原材料的特殊选择,使红茶不仅有铁观音利尿、消炎杀菌、解毒和养胃功效,而且具有黄金桂颜色金黄、香高味醇的特点;同时对加工工艺的改进,增加了芳香醇、香叶醇、苯甲醇、α-苯乙醇、顺-3-乙烯醇的脂、水杨酸甲酯等发出香醇气味的物质,同时减少了有害病菌、反-2-乙烯醛等对人体有害物质,进一步提高了产品质量,制成的红茶不仅香高味醇,而且色泽金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第一步进行选材工序,以黄观音嫩叶为原材料,选取一芽一叶或者一芽两叶的嫩叶,然后用清水清洗,洗掉嫩叶上残留的农药,然后进行自然晾干,需要注意的的是,黄观音嫩叶从采摘到选材不能超过一天。
第二步进行萎凋工序,将洗干净的黄观音嫩叶均匀摊放在萎凋床上,厚度为3~5cm为宜,然后代开萎凋床的热风机,调节其温度使其达到60~70℃,2~3h后其含水量降低到25%~28%即可。
第三步进行揉捻工序,将萎凋好的茶叶倒入揉捻机中,以125kg/桶为宜,加轻压进行揉捻,揉捻时间为1~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湄潭县黔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省湄潭县黔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71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向颗粒型材料流动阻力测量装置
- 下一篇:皮划艇桨与水的相互作用力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