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止血涂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337045.3 | 申请日: | 2013-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7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 发明(设计)人: | 周丽雯;朱石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司威林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85 | 分类号: | A61K36/85;A61K9/70;A61P7/04;A61P31/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利文 |
| 地址: | 300400 天津市北辰区天津医药医***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止血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中药止血涂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创伤作为临床常见疾病,一般治疗的方法是采用敷料覆盖和保护并提供有利于伤口愈合的环境。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最普遍的外科创伤敷料是医用脱脂棉和纱布,其对创伤的治疗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在使用该种材料时,创面肉芽组织容易向敷料内生长而引起粘连,解除该材料易造成二次创伤,导致创面积液而易引起细菌感染。因此,迫切开发一种新型敷料,使其不仅能覆盖创面,还能帮助伤口愈合,防止细菌侵袭,减少伤口区域的超高代谢和营养不良,减轻伤口疼痛,加快伤口愈合,成了科研人员的主攻方向之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敷料的成分及种类最近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由传统的纱布逐步发展为今天的高科技成分含量的创伤敷料。理想的创伤敷料通常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能与创面紧贴,防止水分和体液从创面逸出并吸收从创面流出的渗出液;(2)无毒无菌、对人体无害;(3)体感好、具有一定柔韧性和强度;(4)促进新皮肤的生长;(5)易操作维护。而作为良好的局部止血材料应该具有下列特征:(1)具有明显的止血效果,组织反应极轻、无抗原性;(2)在体内可被降解,消毒方便容易,价格低廉;(3)与组织结构相似,为适应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出血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止血良好且抗感染能力强的中药止血涂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中药止血涂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取干燥的紫珠叶粉,用50~95%乙醇浸泡,固液比为10~40%(g/mL),回流提取得到含有紫竹叶成分的乙醇提取液;
⑵取步骤⑴得到的乙醇提取液100mL,加入5~10g鞣酸,其固液比为5~10%(g/mL),搅拌均匀后得到鞣酸混合液;
⑶在步骤⑵得到的鞣酸混合液中加入2~10g羟丙基纤维素,其固液比为2~10%(g/mL),搅拌均匀后得到中药止血涂膜材料。
而且,所述步骤⑴干燥的紫珠叶粉是通过以下方式得到的:在夏、秋季时分将鲜紫珠叶摘取,首先用自来水清洗干净,在90℃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然后通过人工研磨过40目筛子得到紫珠叶粉末,密封后在室温下保存。
而且,所述步骤⑴的回流提取条件为:回流温度为75度,转速为500转/分,回流时间为2小时。
而且,步骤⑶搅拌的转速为800转/分,搅拌时间为2小时。
而且,所述步骤⑶的羟丙基纤维素的型号为K9113。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将植物中草药的天然药理特征和材料特征结合起来,通过提纯有效的中药成分并利用现代的成膜材料和技术制备而成,具有良好止血、抗感染功能。
2、本中药止血喷涂膜可渗入组织高低不平的间隙中,迅速固化形成胶膜,它不但能使毛细血管的出血很快堵凝,也能使毛细淋巴管快速封闭,减少术后的渗血及渗液,促进组织切面的愈合。
3、本中药止血喷涂膜以中草药为原料是符合生命科学原理的,由于中草药是一种环保产品,它不像合成药物,对环境不产生污染,而且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小;原料是天然的、属于可再生资源,满足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国情;有利于将我国的传统优势产品(中草药)推广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可接受的医学产品。
4、本发明可有效地减少手术中出血,减少手术用血需求,缓解当今国内血源十分紧张的状况,还能减少输血过程造成的严重感染,减少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疾病传播的机会,解决了外科手术面临的如何迅速止血的一大难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发明做进一步详述.
一种中药止血涂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取干燥的紫珠叶粉,用50~95%乙醇浸泡,固液比为10~40%,在回流温度75度和转速500转/分的条件下,回流提取,回流时间为2小时得到含有紫竹叶成分的乙醇提取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司威林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司威林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70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