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正常布置进路的采矿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36841.5 | 申请日: | 2013-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3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范思远;范庆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思远;范庆霞 |
主分类号: | E21C41/16 | 分类号: | E21C4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1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常 布置 进路 采矿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采矿技术,特别涉及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中非正常布置进路的采矿方法,通过优化相关进路的炮孔设计并控制其出矿量来完成非正常布置进路的采矿工作。
【背景技术】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是一种结构简单、管理方便、安全高效的采矿方法,在国内外地下矿山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外矿山纷纷采用大结构参数与大型采掘设备相配套来提高采矿生产效率、降低矿山生产成本,在采场结构参数方面相继出现了高分段、大间距的布置形式。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主要技术参数有分段高度、进路间距、崩矿步距等,其开采特点是:实行分期建设、分期开采的矿山,为了正常有序地开展采准掘进、采矿凿岩、回采爆破和出矿等工作,在阶段高度上将生产水平划分为若干个分段,并将每个分段划分成若干个矿块,上、下各分段内的回采进路呈菱形排列结构,在回采进路内进行采矿中深孔凿岩、爆破、出矿等工作,回采进路出矿过程中的矿岩流动遵循椭球体发育的规律。在分段平面内布置回采进路、出矿联络巷、切割巷道、通风巷道等一系列巷道,在切割巷道中施工切割炮孔、在回采进路中施工上向扇形采矿中深孔,采用风动或液压凿岩台车进行采矿中深孔的施工。
通常情况下,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的矿山,在某分段水平前期施工的特殊作用的巷道与各分段回采进路相平行的情况下,当分段高度、进路间距或分段高度与进路间距发生变化时,前期施工的巷道作为回采进路破坏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上下分段回采进路的菱形布置结构,从而给采矿生产带来不便,因此难以确定前期施工巷道的炮孔布置及出矿方式。现行的做法是在与前期施工巷道相邻的回采进路内,通过改变炮孔的布置方式对前期施工巷道上部的矿体进行控制,以破碎、回收前期施工巷道上部的矿石。采用这一做法的优点是不需要在前期施工巷道内布置采矿炮孔进行爆破和出矿工作,减少了采矿工作的危险因素,而根据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端部放矿原理,前期施工巷道上部破碎的矿石不能在正常进路内放出,这部分经爆破后的矿石可在非正常布置进路空间内得到松动,并在下一个分段对应的进路中得到回收,所以不会引起损失贫化指标的波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正常布置进路的采矿方法及其应用,解决某分段水平有前期施工的特殊作用巷道存在的炮孔设计及回采出矿问题,以减少非正常布置进路对采矿生产的影响。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的矿山,在前期施工巷道与各分段回采进路相平行的情况下,当分段高度、进路间距或分段高度与进路间距发生变化时,使得前期施工巷道位于两条进路之间并成为非正常布置进路,从而给采矿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保证矿山正常有序地进行生产活动,采用以下做法进行前期施工巷道的采矿工作。在呈菱形布置的进路内布置炮孔控制相邻的前期施工巷道上部的矿体,按常规做法在这些巷道内进行爆破、出矿等工作,残留在前期施工巷道上部经破碎的矿石在下一个分段相应的回采进路中回收,因而保证了采矿过程中的损失贫化指标的稳定。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在回采凿岩过程中,根据采场结构参数变化情况结合巷道剖面布置图,在呈菱形布置的进路内布置采矿炮孔以控制相邻的前期施工巷道上部的矿体;(2)在回采爆破过程中,对同一崩矿步距内的所有炮孔实施装药和微差爆破,使前期施工巷道上部的矿体得到破碎;(3)在回采出矿过程中,与其他进路一样管理出矿量和损失贫化指标;(4)对于受放矿规律影响而残留在前期施工巷道上部已破碎的矿石,在下一分段对应的进路内加以回收,因而可以保证各分段进路中的回收指标相差不大,有利于矿山的生产管理。
本发明具有的效果如下:
(1)采矿相关工作均在呈菱形布置的新的回采进路内进行,不需要对前期施工巷道进行扩帮挑顶,采矿生产管理较为简单。
(2)在各分段回采进路内进行正常的放矿管理,不需要采取控制放矿的方式,有利于稳定矿山各分段、各进路的采矿损失贫化指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三种不同分段高度非正常布置进路炮孔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两种不同分段高度非正常布置进路炮孔示意图。
图中:1-回采进路,2-非正常布置进路,3-采矿炮孔,4-回采进路编号,5-进路间距,6-分段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思远;范庆霞,未经范思远;范庆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68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潮汐动力自动投饵人工鱼礁
- 下一篇:一种猪舍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