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围栏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6302.1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2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徐小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时瑞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7/14 | 分类号: | E04H1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围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栅栏,尤其涉及一种节省材料、延长使用寿命的电力围栏。
背景技术
栅栏,即为用竹、木、铁条等做成的阻拦物。
栅栏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有花园栅栏,公路栅栏,市政栅栏等等。目前,在很多城市流行私家别墅和庭院栅栏,多以木制板材为主。由栅栏板、横带板、栅栏柱三部分组成。一般高度在0.5~2米之间。造型各异,一般以装饰、简易防护为主要安装目的。
目前,电力围栏越来越多,通过连接件的连接代替焊接,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但是,目前市面上的电力围栏中,栅栏柱两侧,或两个相邻的边上通过连接连接耳来一栅栏板连接,因此用料较大,浪费资源。同时,目前的电力围栏大多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容易松脱,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省材料、延长使用寿命的电力围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电力围栏,包括栅栏其中,栅栏包括:单片格栅本体、连接件及门体,单片格栅本体及门体通过连接件依次连接,连接件包括立柱及“Z”形夹具,立柱与地面连接,“Z”形夹具一端与立柱连接,另一端与单片格栅本体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两片单片格栅本体通过“Z”形夹具连接于立柱两侧,形成栅栏的边,相邻的边通过“Z”形夹具连接于立柱相邻的两个侧面,形成栅栏的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单片格栅本体与连接件的连接结构为:“Z”形夹具一端与立柱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单片格栅本体卡设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门体与单片格栅本体通过连接件连接,门体与连接件的连接结构为:门体与连接件的立柱通过铰链连接,铰链两扇面与门体及立柱通过铆钉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片单片格栅本体一侧均通过至少两个“Z”形夹具与立柱连接,每块门体一侧通过至少两个铰链与立柱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立柱包括空心套筒状底座及中空立柱本体,底座套设于立柱本体底端,底座与立柱本体将通过铆钉及胶水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预先埋设于地面的底焊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单片格栅本体及门体中部设有格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栅栏设置门体的门洞上方设有横梁,横梁为连接于门洞两侧立柱的角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门体为对开式门体及单开式门,门体设有锁具。
本发明的电力围栏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电力围栏,其连接件包括立柱及“Z”形夹具,通过“Z”形夹具连接单片格栅本体及立柱,无飞边,节约了材料。
2.本发明的电力围栏,连接处采用铆钉代替螺栓连接,安装方便,结构安全稳定,同时延长了栅栏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力围栏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力围栏边中单片格栅本体与立柱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电力围栏角中单片格栅本体与立柱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电力围栏中单片格栅本体与立柱的主视连接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电力围栏中门体与立柱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电力围栏中门体与立柱的俯视连接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电力围栏中门体的主视图;
图8为图1所示的电力围栏中立柱的剖视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的电力围栏中横梁与立柱的连接示意图;
图10为图1所示的电力围栏中锁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说明。
图1至图10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力围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电力围栏,包括矩形栅栏11,栅栏11由边111及角112组成,栅栏11包括:单片格栅本体1、连接件2及两组门体3,单片格栅本体1及门体3通过连接件2依次连接,形成栅栏11。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边111由单片格栅本体1通过连接件2依次连接而成。连接件2包括立柱201及“Z”形夹具202。每两片单片格栅本体1通过“Z”形夹具202连接于立柱201两侧,“Z”形夹具202一端与立柱201通过铆钉20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单片格栅本体1卡设连接。每片单片格栅本体1一侧均通过三个“Z”形夹具202与立柱201连接。立柱201与地面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时瑞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时瑞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63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