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滋肾填精的杞润氨基酸口服液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6052.1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6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竞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P1/14;A61P3/02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46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滋肾填精 氨基酸 口服液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滋肾填精的杞润氨基酸口服液及其制备工艺,属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肾阴、肾阳又称真阴、真阳、元阴、元阳。肾阴、肾阳总领全身之阴阳。肾阴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机体的滋润、宁静、成形和制约阳热,通过三焦到达全身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故肾阴旺则全身之阴皆旺;肾阴衰,则全身之阴则皆衰;肾阴亡,则全身之阴则皆亡。肾阴虚,是肾脏阴液不足表现的症候,多由久病伤肾,或禀赋不足房事过度,或过服温燥劫阴之品所致。肾阴虚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易倦,手足心热,易怒,口燥咽干,牙齿动摇,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等。现代医学从某一器官的损伤形式出现,诊断和治疗存在一定的难度,西药用药原则对症下药,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本解决患者的痛苦,且长期服用会带来其他不良副作用,增加肝肾负担。现代技术已公开了很多种补肾的方剂,药物,保健食品,极少关注肾阴虚,导致组方阴阳失调,例如CN96115423公开了一种补肾壮阳散,专利申请号CN02144696.2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一种补肾壮阳胶囊。中医传统制剂“六味地黄丸”滋阴疗效好,目前市场上在此方基础上进行工艺改进或者加减处方,例如CN03124644.3《杞菊地黄新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剂》等等,工艺相对复杂且缺乏自主创新性且适用范围有限,不能满足不同需求的患者的用药需求和选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配方科学合理,成份准确,经临床观察治疗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的滋肾填精的氨基酸口服液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技术方案之一: 一种滋肾填精的杞润氨基酸口服液,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
复合氨基酸粉250—350份,枸杞子180—220份,茯苓85—95份,白芍110—130份,白术120—160份,麦冬110—130份,甘草55—65份,生地110—130份,玄参70—90份,杜仲180—220份,银花70—90份,知母160—200份,石菖蒲100—140份,淮山140—160份。
优选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
复合氨基酸粉300份,枸杞子200份,茯苓90份,白芍120份,白术150份,麦冬120份,甘草60份,生地120份,玄参80份,杜仲200份,银花80份,知母180份,石菖蒲120份,淮山150份。
本发明技术方案之二:一种滋肾填精的杞润氨基酸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按处方的重量配比取枸杞子、茯苓、白芍、白术、麦冬、甘草、生地、玄参、银花、杜仲、知母、石菖蒲和淮山,加6—8倍量水浸泡30min-60min,第一次煎煮60—120min, 优选其中银花和石菖蒲两味药材后下,过滤,滤渣加4—6倍量水继续煎煮60—90min,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加入复合氨基酸粉,调味剂0.2%阿斯巴甜和防腐剂0.5%苯甲酸钠,搅匀,灭菌,封装,即得口服液。
本发明技术方案之三:所述的一种滋肾填精的杞润氨基酸口服液在治疗肝肾阴虚所致腰膝酸软,头晕目眩,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易怒,口燥咽干,牙齿动摇,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细数中的应用。
肾阴虚,是肾脏阴液不足表现的症候,多由久病伤肾,或禀赋不足房事过度,或过服温燥劫阴之品所致。本发明的药物配方是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和现代科学研究方法,深入调查研制而成,精心筛选中药原料:
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经、肾经、肺经,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茯苓:味甘、平淡,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
白芍:入肝、脾经,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
麦冬: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甘草:性平,味甘,补脾益气,止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
生地:甘,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玄参:味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
杜仲:甘、涩,温,入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银花:微苦,辛,甘;寒,归肺、心、胃大肠经,清热解毒,解毒去脓。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石菖蒲:辛、苦,温,归心、胃经,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竞,未经李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60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