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烧结钛酸锶储能介质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35741.0 | 申请日: | 2013-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6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玲霞;于晓旭;蔡昊成;高正东;张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47 | 分类号: | C04B35/47;C04B35/63;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宏祥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烧结 钛酸锶储能 介质 陶瓷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以成分为特征的陶瓷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以BaCu(B2O5)掺杂改性的钛酸锶基储能介质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获得实用化的储能介质陶瓷材料,需要陶瓷材料满足三个要求:(1)较高的介电常数εr,便于器件的小型化;(2)高的耐压强度Eb,与较高的介电常数配合以获得较大的储能密度;(3)较低的烧结温度,便于与低含量Pd的Pd-Ag电极共烧。
陶瓷材料的耐压强度主要受晶粒尺寸、气孔尺寸和气孔率的影响。低熔点烧结助剂的添加可以改善陶瓷结构的显微结构,提高陶瓷结构的烧结致密性,减小其晶粒尺寸,从而对陶瓷材料的介电性能有所改善。另外,可大幅度降低其烧结温度。BaCu(B2O5)具有较低的熔点(850℃),可以在烧结过程中通过液相传质的方式改善陶瓷结构的显微结构,同时,可大幅度降低钛酸锶基储能介质陶瓷的烧结温度。目前,尚未见到以BaCu(B2O5)改善钛酸锶基陶瓷材料性能的报道。本发明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出钛酸锶基陶瓷材料,其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较高的耐压强度、较低的烧结温度,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储能介质陶瓷材料。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是为进一步降低钛酸锶基储能介质陶瓷的烧结温度,提供了一种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较高的耐压强度、较低的烧结温度的钛酸锶基储能介质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低温烧结钛酸锶储能介质陶瓷材料,其化学式为(Sr0.9Mg0.1)(Ti0.96Zr0.04)O3+xmol%BaCuB2O5,其中0<x≤5;
该钛酸锶储能介质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1)按化学计量式为(Sr0.9Mg0.1)(Ti0.96Zr0.04)O3,将原料SrCO3、MgO、TiO2和ZrO2称量配料;
(2)按化学计量式为BaCuB2O5,将原料BaCO3、CuO和B2O3称量配料;
(3)将步骤(1)配制的粉料放入球磨罐中,加入氧化锆球和去离子水,料、水、球的质量比为1:1:1,球磨12小时;将球磨后的原料置于红外干燥箱中烘干,烘干后过40目筛,获得颗粒均匀的粉料;
(4)将步骤(2)配制的粉料放入球磨罐中,加入氧化锆球和去离子水,料、水、球的质量比为1:1:1,球磨6小时;将球磨后的原料置于红外干燥箱中烘干,烘干后过40目筛,获得颗粒均匀的粉料;
(5)将步骤(3)处理后的粉料于1125℃下预烧,保温4小时,合成主晶相;
(6)将步骤(4)处理后的粉料于700℃下预烧,保温2小时,合成BaCuB2O5粉料;
(7)将步骤(5)、(6)所得产物按(Sr0.9Mg0.1)(Ti0.96Zr0.04)O3+xmol%BaCuB2O5,其中0<x≤5化学比配料,放入球磨罐中,向粉料中加入去离子水,球磨12小时,烘干,外加质量百分比为6~10%的石蜡作为粘合剂进行造粒,过80目筛后,再用粉末压片机成型为坯体;
(8)将步骤(7)成型后的生坯于1000℃~1175℃烧结,保温2~6小时,制得钛酸锶基储能介质陶瓷;
(9)测试该储能介质陶瓷的介电性能。
所述步骤(3)、步骤(4)和步骤(7)的烘干温度为100℃。
所述步骤(8)优选的烧结温度为1075℃,保温时间4h。
所述步骤(7)的坯体为Φ10mm×1mm的圆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57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折叠灯的文具盒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户外太阳能遮阳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