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磨香油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34252.3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6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洪 |
主分类号: | C11B1/00 | 分类号: | C11B1/00;C11B1/04;C11B1/06;C11B3/00;A23D9/04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张志祥 |
地址: | 0465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油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榨油领域,具体是一种小磨香油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小磨香油生产压榨工艺虽然比较原始,但也正是因为这些似乎落后的生产工艺,使的许多天营养成份和芳香味物质保留了下来,然而,传统的制取工艺效率太低,很难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许多食用油加工设备应运而生,虽然产量提高了,但油的品质却大打折扣,许多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香味物质,受高温高压及化学溶剂的影响遭到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小磨香油生产工艺,讲传统的小磨香油生产压榨工艺与现代化食用油加工设备结合在一起,既能保持传统工艺生产的品质,又能提高传统工艺的生产效率。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磨香油生产工艺,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
步骤一,筛选,购买质量良好的麻籽,用人工或原料清选车清除麻籽中的杂质如泥土、沙石、铁屑等及杂草籽和不成熟麻籽籽粒;
步骤二,烘炒,用滚筒炒料机对经过筛选的麻籽进行烘炒,开始保持温度在120℃~150℃烘炒十分钟后,然后保持温度在80℃~100℃烘炒,待麻籽炒熟后,迅速给予散热降温;
步骤三,低温压榨,将烘炒过的麻籽导入压榨机的原料斗,进行榨油,压榨机的转速≦50转/分钟;
步骤四,物理净化,将步骤三榨的油导入炼油机,2~3分钟关闭电源,待停转后将油液导入精炼机继续进行精炼。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步骤三中保持压榨机中麻籽温度在65℃进行榨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把传统的小磨香油生产工艺与现代化工业生产结合在一起,即保持了传统工艺生产的品质,又有着工业化生产的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山西沁源小麻(麻籽)种植及小麻油(小磨香油)的生产至今有上千年的历史,明清时期生产规模最为鼎盛,农家十有八九精通熬油之技,而且生产加工出来的小麻油味道醇香、营养丰富,是别的食用油无法相比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沁源的气候特殊,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地处林区,山清水秀,无任何工业污染。特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沁源小麻籽等特有的物种。
以下实施例以沁源麻籽为原料。
实施例1
原材料筛选:购买沁源当地麻籽,用人工或原料清选车清除麻籽籽中的杂质如泥土、沙石、铁屑等杂质及杂草籽和不成熟麻籽籽粒等。
传统烘炒:就是炒籽,这是传统压榨工艺的一个主要特点,烘炒工具可用铁锅和柴火,也可用滚筒炒料机。作用主要是使小麻籽中的蛋白质变性,利于油脂取出,另外炒籽还可形成香味物质。炒籽时,一开始用大火,温度130度,炒至十分钟之后改用温火85℃,将小麻籽炒成焦黄且有爆裂现象为止,可边炒边尝,感觉小麻籽生熟一致时即可(全部炒熟),然后迅速给予散热降温。
低温压榨:改传统工艺中的石滚碾压为现代机械压榨。将烘炒过的小麻籽通过微电脑提升机导入压榨机的原料斗,动力减速后传给主轴,装在主轴上的榨螺随着旋转,将原料斗流入螺纹间的小麻籽不断地向前推进,由于榨膛与榨螺间的空间逐渐缩小,压力逐渐增大,油料的密度增加随之组织细胞破坏,油从油线中溢出。整个压榨过程和传统工艺一样仍为低温低压,完全依靠物理压力将油脂从原料中分离出来。操作时必须注意随炒随磨,压榨机的转速应控制在50转/分钟以内,麻籽温度65摄氏度,否则,极易破坏麻油中的功能性营养成分和香味物质。这是采用现代新设备实现传统工艺的具体体现。
物理净化:将毛油导入炼油机,采用高速旋转的转鼓所产生的强大离心力将不同比重的各类杂质彻底从油液中分离,使用该设备只需加入毛油后的2分钟即可关闭电源,利用强大的离心力使转鼓继续工作,待逐渐停转后干净的油液自动流出。前后只需5分钟左右分钟。此时的油液清亮、无胶质、无磷脂。然后通过提升系统将油液导入精炼机继续进行精炼,实现脱胶、脱酸、干燥和脱色功能.达到国家食用油标准。经检验合格后即可封装。整个压榨过程无需添加任何化学溶剂,所以不存在任何化学溶剂残留。这样,既保证了传统沁源小麻油的品质,又大大提高了该产品的生产效率。
实施例2
原材料筛选:购买沁源当地麻籽,用人工或原料清选车清除麻籽籽中的杂质如泥土、沙石、铁屑等杂质及杂草籽和不成熟麻籽籽粒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洪,未经刘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42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棉籽油的提取工艺
- 下一篇:新颖乳酸菌株及其调节免疫反应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