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臂造孔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3921.5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2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忠 |
主分类号: | E02F5/20 | 分类号: | E02F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07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臂 造孔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造孔机,特别是一种地下造孔用的双臂造孔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地下造孔用的造孔机都是通过钻头旋转成一圆孔。
发明内容
本发明弥补了以上缺点,提供了一种双臂造孔机。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臂造孔机,加长臂下端固定支撑杆,支撑杆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中轴和第二中轴,以第一中轴为转轴设有第二齿轮,以第二中轴为转轴设有第三齿轮,第一齿轮离齿轮中心小于半径的距离设有第一短轴,第二齿轮离齿轮中心小于半径的距离设有第二短轴,第一短轴设于第一矩形框内的下部,第二短轴设于第二矩形框内的下部,第一矩形框固定于第一臂的中部,第一臂上端铰接第一撑杆,第一臂下端固定第一组合刀,第二矩形框固定于第二臂的中部,第二臂上端铰接第二撑杆,第二臂下端固定第二组合刀。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两组合刀的摆动可以制造矩形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视图;
图中:1、加长臂,2、第一撑杆,3、第二撑杆,4、第一臂,5、第二臂,6、第一矩形框,7、第二矩形框,8、第一齿轮,9、第一中轴10、第二中轴,11、第二齿轮,12、第三齿轮,13、第一短轴,14、第二短轴,15、支撑杆,16、第一组合刀,17、第二组合刀,18、刀头。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加长臂1下端固定支撑杆15,支撑杆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中轴9和第二中轴10,以第一中轴为转轴设有第二齿轮11,以第二中轴为转轴设有第三齿轮12,第二齿轮离齿轮中心小于半径的距离设有第一短轴13,第三齿轮离齿轮中心小于半径的距离设有第二短轴14,第一短轴设于第一矩形框6内的下部,第二短轴设于第二矩形框7内的下部,第一矩形框固定于第一臂4的中部,第一臂上端铰接第一撑杆2,第一臂下端固定第一组合刀16,第二矩形框固定于第二臂5的中部,第二臂上端铰接第二撑杆3,第二臂下端固定第二组合刀17。
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啮合第三齿轮。
第一撑杆、第二撑杆均固定于加长臂。
本发明工作时,电机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驱动第二齿轮、第二齿轮驱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在转动过程中通过第一短轴驱动第一矩形框、第一组合刀左右摆动,第三齿轮在转动过程中通过第二短轴驱动第二矩形框、第二组合刀右左摆动,组合刀在摆动过程中造孔,造孔泥浆由正循环系统排出孔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忠,未经张永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39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