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晶片电阻堆叠机基板入料装置及其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33860.2 | 申请日: | 2013-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7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和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17/00 | 分类号: | H01C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2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晶片 电阻 堆叠 机基板入料 装置 及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晶片电阻堆叠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晶片电阻堆叠机基板入料装置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晶片电阻堆叠机为电子被动元件“晶片电阻”制程中最重要,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将电阻陶瓷基板分成条状,再放入专用治具内,电阻目前市面上能生产的厂家很少,因为产品太小了,厚度0.1mm、宽度0.384mm,对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非常高,设备精密如达不到要求,所生产的产品容易破裂、形变等,无法满足使用要求,但电子市场发展迅速,电子被动元件如晶片电阻已发展也需向高品质、微型化的路线迈进。
因此,为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出定位结构简单而实用,采用入料保护机构、夹片机构、白边退料装置三组机构的合理配合,使得入料退料非常顺利及平稳,偏心定位轮对折条摆动上刀的定位控制加强了此机构稳定和实用性的一种晶片电阻堆叠机基板入料装置及其工艺,正是发明人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晶片电阻堆叠机基板入料装置及其工艺,其定位结构简单而实用,采用入料保护机构、夹片机构、白边退料装置三组机构的合理配合,使得入料退料非常顺利及平稳,偏心定位轮对折条摆动上刀的定位控制加强了此机构稳定和实用性,有非常好的实用价值。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晶片电阻堆叠机基板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包含折条摆动板、同步轮、直线导轨、基板、入料保护机构、入料步进马达、夹片机构、右折条摆动轴心、左折条摆动轴心、副折条摆动板、连接杆、白边退料装置、折条摆动轴承、折条摆动上刀、偏心定位轮,折条摆动板与白边退料装置连接,白边退料装置侧面设置有夹片机构,夹片机构侧面设置有副折条摆动板,折条摆动轴承上设置有左折条摆动轴心,左折条摆动轴心前端设置有入料步进马达,基板侧面设置有右折条摆动轴心,基板上设置有折条摆动上刀,折条摆动上刀与偏心定位轮连接,基板底部设置有入料保护机构,入料保护机构与直线导轨连接,直线导轨与同步轮连接,同步轮上端设置有连接杆。
一种晶片电阻堆叠机基板入料工艺,其特征在于:入料工艺包含以下步骤:将产品基板放入折条摆动板、副折条摆动板的间距中间,入料步进马达通过连接杆传动,带动入料保护机构、夹片机构可作前后移动,向前移动将基板一条条折下,折完以后只留下白边,入料步进马达再后退,退到白边退料装置时,白边会自动掉落,完成一片基板的生产,如此循环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采用入料保护机构、夹片机构、白边退料装置三组机构的合理配合,使得入料退料非常顺利及平稳,偏心定位轮对折条摆动上刀的定位控制加强了此机构稳定和实用性,有非常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折条摆动板;2-同步轮;3-直线导轨;4-基板;5-入料保护机构;6-入料步进马达;7-夹片机构;8-右折条摆动轴心;9-左折条摆动轴心;
10-折条摆动板;11-连接杆;12-白边退料装置;13-折条摆动轴承;14-折条摆动上刀;15-偏心定位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在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一种晶片电阻堆叠机基板入料装置结构示意图,装置包含折条摆动板1、同步轮2、直线导轨3、基板4、入料保护机构5、入料步进马达6、夹片机构7、右折条摆动轴心8、左折条摆动轴心9、副折条摆动板10、连接杆11、白边退料装置12、折条摆动轴承13、折条摆动上刀14、偏心定位轮15,折条摆动板1与白边退料装置12连接,白边退料装置12侧面设置有夹片机构7,夹片机构7侧面设置有副折条摆动板10,折条摆动轴承13上设置有左折条摆动轴心9,左折条摆动轴心9前端设置有入料步进马达6,基板4侧面设置有右折条摆动轴心8,基板4上设置有折条摆动上刀14,折条摆动上刀14与偏心定位轮15连接,基板4底部设置有入料保护机构5,入料保护机构5与直线导轨3连接,直线导轨3与同步轮2连接,同步轮2上端设置有连接杆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和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和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38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