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大幅度降低烟气中有害成分的卷烟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3586.9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5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缪明明;赵伟;刘志华;陈永宽;王昆淼;韩敬美;何沛;刘春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24D1/04 | 分类号: | A24D1/04;A24D1/00;A24B15/18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幅度 降低 烟气 有害 成分 卷烟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烟烟草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能大幅度降低烟气中有害成分的卷烟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香烟点燃后所产生的烟气成分,其中包含超过4000种烟气成分,大约有0.4%的烟气成分被认为对人健康有负面影响;并且经吸烟者吐出的烟雾被称为“二手烟”,据信对他人及环境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近年来,随着国外一些国家对卷烟烟气焦油、烟碱和CO的立法限制,以及《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颁布与实施,减少烟气成分,尤其是某些有害成分的释放量成为卷烟产品开发领域的研究重点,产品创新已成为烟草行业的必然选择。为此,国外烟草公司在降低卷烟危害性和无烟气烟草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将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低危害卷烟产品设计和无烟气烟草制品研发过程中。
针对欧盟和其他国家对烟气焦油、烟碱和CO的立法限制,德国利士美烟草公司(Reemtsma)开展了超低焦油卷烟设计研究,在充分考虑消费群体接受度和产品成本基础上,找到了利用膨胀烟草减少卷烟总体焦油递送量的有效方法。在其超低焦油卷烟产品中,成功使用了55%的膨胀烟草。利士美公司约西姆·维尔纳博士(Dr.Joachim Willner)全面系统阐述了调节烟气CO释放量的手段和策略。从烟气化学角度分析了影响烟气释放量的可能因素:烟草类型、烟支几何结构、密度、卷烟纸、滤嘴截留、滤嘴通风等。美国赛拉尼斯(Celanese)醋酸纤维有限公司兰斯·道奇博士(Dr. Lance Deutsch)介绍了不同滤嘴设计对烟气的影响,指出可以通过加长滤嘴、增加滤嘴的压降、低通风度,较经济地降低卷烟焦油释放量和卷烟烟气量的波。
日本烟草公司(Japan Tobacco,JT)公开了一种在滤嘴中添加活性炭的工艺专利技术;雷诺烟草公司(R.J.Reynolds,RJR)用含丙二醇、三醋酸甘油酯和活性炭颗粒的混合物溶液作增塑剂生产含活性炭的醋酸纤维滤棒;韩国烟草人参公社(KT&G)发现,与常用的木炭或椰壳活性炭滤嘴相比,含竹活性炭的滤嘴不仅具有优异的吸附有害物质的能力,而且带有清新的竹香;布朗·威廉姆森公司(Brown&Williamson,B&W)通过将中孔分子筛MCM-41与炭结合使用,或者浸渍氧化铜,进一步强化了含这种分子筛滤嘴的过滤能力;菲利普·莫里斯公司(Philip Morris,PM)研制了具有中空纤维的滤嘴。该滤嘴包含由聚合材料制成的中空纤维,中空纤维的内腔彼此平行沿轴向对齐,中空纤维之间填充添加剂材料;英美烟草公司(British American Tobacco,BAT)研发的异型滤嘴具有不可渗透或者半渗透材料制成的螺旋芯,过滤材料填充在螺旋芯形成的螺旋状空间内。烟气沿着螺旋状通道流动,而被过滤材料过滤,显著增加了烟气与过滤材料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过滤效果。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FCTC)提出了有关禁止烟草烟雾在公共场所扩散的禁令,对传统卷烟在市场上占统治地位的传统烟草制品形成了强大冲击。因此,产品创新已成为烟草行业的必然选择,世界各国烟草行业已把无烟气烟草制品的研发作为解决烟草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无烟气烟草制品主要有加热型无烟气烟草制品、嚼烟和鼻烟等。其中,加热型无烟气烟草制品是国外烟草公司研发的重点。PM公司将研发重点放在降低无烟气烟草制品燃烧温度等方面,以期通过加热而不是燃烧的方法使烟草释放出香味,从而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该公司先后研制出电热式卷烟抽吸系统(EHCSS)-Accod和Heat Bar等。其第二代产品Accord使用特别设计的“吸烟启动式”打火/加热器。抽烟者吸烟时,打火/加热器就会启动。打火/加热器的内部传感器测得抽烟时产生的压降后,打火/加热器内部就启动合金片加热循环。在Accord内烟草的最高温度约为500 ℃,循于传统卷烟的900 ℃,从而显著减少了卷烟有害成分和环境烟草烟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35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