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冲饮的水杯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33569.5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1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沃德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21600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水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冲饮的水杯,尤其是可以防止热饮意外溅出的水杯。
背景技术
饮用开水或冲泡饮料已成为大多数人生活中的需要。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水杯为柱体或类似柱体的直行体,采用此设计,热饮在水杯中受到轻微震动既有可能溅出,伤害到饮用者和他人;在饮用过程中,热饮也有可能沿水杯外壁流洒而烫伤或呛到饮用者,尤其对于小孩与老人,这样水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此外,市面上水杯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底部难以清洗、夜间难以找寻、在冲泡冲剂性饮料时缺少搅拌装置等问题。
中国实用新型101889803A公开了一种杯口带有引流边的杯子。该杯子杯口设有圆弧面引流边。引流边与杯口接触处的曲率半径大于远离杯口处的曲率半径,这样的形状对沿引流边流出的液体有收拢聚集的效果,流动性好。但由于引流边突出杯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冲饮的水杯,不仅能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热饮的意外溅出,而且使得人们在日常使用可以更为方便的使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中的便于冲饮的水杯由水杯本体、杯底与杯把组成,水杯本体内壁稍低于杯口位置,设有环绕水杯内壁的防溅挡板,防止杯中热饮因晃动而溅出。防溅挡板上设有梯形引流槽,热饮在引流槽处更易收拢聚集,在饮用与倒入其它容器的过程中避免了沿水杯外壁流出。
此防溅挡板述防溅挡板采用内锥形套圈设计,其环径为杯口半径的三分之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水杯的杯把设为空心,其内部填充有荧光液。此设计保证使用者在夜间可以迅速找到水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水杯本体与杯底是可分离的,杯底通过螺纹连接在水杯本体上。采用此设计可以便捷的清洗杯底。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水杯本体侧面沿杯身方向设有径向孔,槽孔内插有一根的搅拌棒。搅拌棒可以由搅拌棒把手与三根伸缩连接的杆件组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便于冲饮的水杯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便于冲饮的水杯杯口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搅拌棒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水杯本体、2—杯底、3—螺纹、4—搅拌棒、5—杯把、6—荧光液、7—防溅挡板、8—搅拌棒把手、9—引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便于冲饮的水杯,由水杯本体1、杯底2与杯把5组成。水杯本体1内壁稍低于杯口位置,设有环绕水杯内壁的防溅挡板7。所述防溅挡板7采用内锥形套圈设计,其环径为杯口半径的三分之一。防溅挡板7上设有梯形的引流槽9。当使用者冲泡热饮时,防溅挡板可以防止杯内热饮因摇晃而洒出。由于设置了引流槽9,热饮在引流槽9处更易收拢聚集,在饮用与倒入其它容器的过程中避免了沿水杯外壁流出。
实施例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便于冲饮的水杯杯把2内为空心,内装填有有荧光液6,便于使用者在夜间等暗光环境下寻找水杯。其余特征和优点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便于冲饮的水杯水杯本体1与杯底2是可分离的,杯底2通过螺纹3连接在水杯本体1上。使用者冲泡饮品后可以拆卸下杯底进行彻底的清洗。其余特征和优点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所述便于冲饮的水杯本体1侧面沿杯身方向设有径向槽孔,槽孔内插有一根的搅拌棒4。所述搅拌棒4由搅拌棒把手8与三段伸缩连接杆组成。此设计可以保证使用者随时可以使用搅拌棒搅拌饮品。其余特征和优点与实施例1相同。
本发明还可以将实施例2、3、4中所述的技术特征中至少一个与实施例1相组合实施。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沃德铝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沃德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35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