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尿管连接管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32708.2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3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金;邱文莉;王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9/02 | 分类号: | A61M39/02;A61M25/00;A61M3/02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罗民健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尿管 接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临床治疗辅助用具,具体涉及一种导尿管连接管。
背景技术
目前,导尿管连接管常用于长期留置尿管病人或留置三腔导尿管的患者,可与普通注射器前端已去掉针头的部分相连,也可与普通输液器前端已去掉头皮针的部分相连,患者因长期留置尿管,尿液中极易出现大量絮状物,极易堵塞尿管前端,以往所使用的方法就是将普通注射器抽取一定量的生理盐水将注射器前端金属针头插入引流管腔内,给予一定的冲击压力,使尿管通畅,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方面冲击压力不够,针头极易脱出,且破坏尿管结构,容易造成漏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导尿管连接管,其结构简单,产品体积小,耗价低,而且其两端与尿管末端引流管腔和输液器管体相连非常方便,其次连接管两端均有保护帽,保护连接管不与外界直接接触,安全性较好。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尿管连接管,其设置在尿管末端引流管腔和输液器管之间,由尿管头连接管保护帽、尿管头连接管、连接管体部、输液器头连接管和输液器头连接管保护帽组成,尿管头连接管、连接管体部、输液器头连接管依次串联连接,尿管头连接管保护帽套设在尿管头连接管的外部,输液器头连接管保护帽套设在输液器头连接管外部并通过螺纹与输液器头连接管连接。
所述的尿管头连接管的端部为锥形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结构简单,产品体积小,耗价低,而且其两端与尿管末端引流管腔和输液器管体相连非常方便,其次连接管两端均有保护帽,保护连接管不与外界直接接触,连接紧密,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安全性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尿管头连接管保护帽,2、尿管头连接管,3、连接管体部,4、输液器头连接管,5、输液器头连接管保护帽,6、输液器头部,7、输液器体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导尿管连接管,该连接管一端可直接与尿管末端引流管腔相连,对于尿管堵塞的病人极易疏通管腔;并且平时膀胱冲洗的患者也可使用此类连接管,另一端与输液器管连接;尤其适用于留置三腔导尿管的患者,它的优点在于可直接接通尿管入口与输液器前端;该导尿管连接管由尿管头连接管保护帽1、尿管头连接管2、连接管体部3、输液器头连接管4和输液器头连接管保护帽5组成,尿管头连接管2、连接管体部3、输液器头连接管4依次串联连接,所述的尿管头连接管2的端部为锥形结构,方便与尿管末端引流管腔连接,尿管头连接管保护帽1套设在尿管头连接管2的外部,输液器头连接管保护帽5套设在输液器头连接管4外部并通过螺纹与输液器头连接管4连接,该结构可保证尿液存留在管内,当使用时,可以先去除输液器头连接管保护帽5,将输液器管中的输液器头部6与输液器头连接管4连接并相通,输液器头部6的另一端与输液器体部7连接。
本发明,通过结构改进,使膀胱冲洗此项操作更加标准,其次,可解决长期留置尿管患者尿管堵塞的问题,对于三腔导尿管的患者,不再采用以往与输血器连接的做法,直接与输液器连接,方便操作,且严格无菌,节省耗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27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卵巢保养仪
- 下一篇:一种以快速滤纸为模板的骨修复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